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相国在上无弹窗笔趣阁 > 279挣扎(第2页)

279挣扎(第2页)

一念及此,蒋济舟先把情况简略陈述一遍,最后正色道:“钦差大人,这盐商协会便是此次争端的源头。若非扬州同知薛淮在背后唆使捏合,商贾何来胆量与漕衙公然抗衡?此等结社已有干政抗法之嫌,依下官愚见,当先令其解散,方显朝廷法度威严,也便于厘清是非。”

范东阳端起茶盏,轻轻吹拂着浮沫,并未立刻回应。

对于蒋济舟的态度,他在南下的途中就有了心理准备,这位大权在握的漕运总督不惜冒着风险上折弹劾薛淮,无非就是想尽早取缔两淮盐协,从而继续把持和垄断千里运河上的庞大利益。

279【挣扎】

“蒋部堂。”

片刻过后,范东阳放下茶盏,平稳地说道:“据本官所知,盐商协会成立之前已向户部、两淮盐运司及扬州府衙报备。薛同知在给陛下的奏报中言明,盐协成立的初衷是为规范盐商经营,以利盐政新法推行。至于其在运河货运上的举措,是否逾矩以及受人唆使,这正是本官奉旨需要查明之事。在未明真相之前,遽然下令解散一个报备在案的商社,恐非稳妥之举,部堂以为呢?”

蒋济舟并不意外对方会是这样的答复,肃然道:“钦差明鉴,非是下官不容商社,实乃其行径已动摇漕运根本。盐商协会鼓动成员大幅削减租用漕船,甚至不惜成本转走陆路。短短数月,淮扬运河段漕船空置率激增,船工、漕丁、纤夫、胥吏乃至我漕衙中下层官员,生计大受影响。长此以往民怨沸腾,若被有心人利用,运河一旦生乱,后果则不堪设想。”

范东阳沉吟不语。

蒋济舟描绘的景象虽不无夸大,但是运河两岸下层怨气积累确实是事实,这也是天子最担忧的点之一。

“民生疾苦,本官沿途亦有所闻,心实悯之。”

范东阳先表示赞同,随即话锋一转道:“然而事出必有因,盐商亦非愚顽,何故舍近求远自增巨费以避运河?若漕衙行事公允稽查有度,商贾乐得便利,何至于此?蒋部堂奏章弹劾薛淮唆使盐商结社牟利,动摇漕运国本,却对漕衙自身在争端中是否存有过失语焉不详,此非偏颇乎?”

蒋济舟面色一沉,辩解道:“钦差大人,漕衙稽查乃国法赋予之权,纵有些许差池,亦属执行细则之难。薛淮身为地方官,不思尽心配合漕运管理,反而纵容盐商结社对抗漕衙,其行径已然危及运河安危,下官身为漕督,岂能对此置之不理?岂能坐视国脉动摇?”

“部堂维护漕运之心,本官理解。”

范东阳的语气稍稍缓和,但是立场没有丝毫动摇:“然陛下有言盐漕之争看似两淮盐商结社抗税,实则表象之下暗流汹涌。本官奉旨南下,首要之责便是平息事态消弭风波,这需要蒋部堂和薛同知的鼎力支持。”

蒋济舟沉默片刻,最终退让道:“钦差大人既如此说,下官亦不再赘言。既然要平息纷争,下官便恳请钦差主持公道,勒令两淮盐商协会立即停止其对抗行为,恢复租用漕船旧例和漕运秩序。唯有如此,运河方能重归畅通,万千倚漕为生者方能重获生计,此乃稳定江南之根基!至于其他,可容后议。”

范东阳心如明镜,若是让盐协完全恢复旧状,等于宣告薛淮和盐商们此前的抗争彻底失败,不仅盐协名存实亡,薛淮的威信也将受到重创,漕衙将取得完全胜利。

这显然不符合天子各退一步相安无事的意图,沈望在朝堂上提出的漕运积弊问题也将被彻底掩盖。

“直接恢复旧制,看似一劳永逸,实则埋下更大隐患。”

范东阳缓缓摇头,否定了蒋济舟的提议:“部堂,陛下要的是平息事态并且议定合理章程,停止加剧冲突之举是双方都必须遵守的底线。于漕衙便是依法稽查,不得再有刻意刁难乃至无故扣船之举,于盐协便是停止无限度削减漕运依赖,恢复合理的租用比例。在此底线之上,双方坐下来商谈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章程,部堂以为此策可行否?”

蒋济舟沉默。

范东阳的方案意味着漕衙必须首先在行动上做出让步,同时谈判本身就意味着盐协的合法地位被默认,给了他们讨价还价的空间。

堂内陷入长久的沉寂。

蒋济舟内心天人交战,权衡着利弊得失。

范东阳也不催促,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等待他的答复。

“钦差大人用心良苦,下官自然没有异议。”

蒋济舟最终还是退了一步,貌似平静地说道:“不过下官身为漕衙总督,自然要对漕运的安稳负责,亦需为运河之上所有人争取应有的利益,此节还望钦差大人理解。”

“理当如此。”

范东阳点了点头,微笑道:“此事不容拖延,本官这就前往扬州,先和那位薛同知以及两淮盐协谈一谈,然后再召集各位坐下来商议出一个章程。部堂若是有闲暇,届时也可亲往扬州列席。”

蒋济舟欣然允诺,然后热情挽留范东阳在淮安歇息一晚,被婉拒之后便亲自将范东阳送上马车。

他转身折返衙署,片刻之后对身边的心腹说道:“叫桑世昌来见本官。”

心腹连忙应道:“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