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正人君子】
收到赵琮案发的消息后,漕运总督蒋济舟终于驾临扬州城,随行还有漕衙官员和漕帮帮主桑世昌等人。
五百漕标营锐卒将监兑厅衙署守卫得水泄不通,隔绝外界一切窥探的目光。
蒋济舟召集漕衙和漕帮身居要职的核心人员闭门磋商,虽说他们商谈的内容没有传出只言片语,但是像范东阳和黄冲这几位高官大致能够猜到,蒋大总督肯定是因为赵琮的案子大发雷霆并且商议对策。
无论如何,只要蒋济舟不想看到漕衙动荡的局面,他都要在这场盐漕之争中做出让步,这场漕运系统内部的磋商无非是确定最终做出怎样的让步。
所有人都在耐心等待着,薛淮却没有过多关注此事。
今日上午他在府衙处理公务,顺便和下属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重点在于总结上半年的工作,基本算是圆满完成年初的既定计划。
新政推行没有遇到太多阻碍,夏税征收远超往年平均水准,此外河道疏浚、防洪工程、水利设施、清丈田亩等具体事宜也有相当不错的进展。
府衙下半年的重心除了征收秋粮便是深化新政成果,薛淮还是像之前一样,把所有事情划分不同的区域,由章时、郝时方、孔礼、王贵等人分别负责,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权责,再由薛淮总揽全局。
午后,薛淮看完各县知县的半年总结汇报,挑出不少错漏和明显的虚假数字,正准备去一趟城内的江都县衙,江胜忽然走进来,神情略显古怪地禀报一件事。
薛淮听完之后笑了笑,起身道:“走吧,回官邸。”
目前他仍旧住在府衙西边的同知官邸,一者他已经习惯这里的环境,二者官邸和府衙挨着,往来十分方便,因此他并未搬去买在琼花观一带的薛宅。
约莫半刻钟之后,薛淮来到官邸的书房外,一眼便看见站在廊下的墨韵和苏二娘。
看见薛淮的身影,墨韵那双明亮的大眼睛里泛起一片柔情。
如今府里的丫鬟和仆妇都知道,墨韵姑娘就是自家少爷的身边人,也都非常尊重这位管事姑娘。
但是墨韵从来不敢恃宠而骄,更何况如今她还没有真正成为薛淮的房里人,两人最亲密的接触也不过是她帮薛淮暖床而已。
苏二娘站在一旁,将墨韵的反应尽收眼底,心里不禁有些好奇,这丫鬟相貌身段都好却还是处子之身,薛同知竟然谨慎自持到这种程度,难怪殿下对他如此看重。
“见过薛同知。”
见薛淮走到近前,苏二娘便收敛心神微笑福礼。
薛淮还礼道:“见过二娘。”
单论品级而言,苏二娘身为公主府家令不过是七品女官,而薛淮是从四品朝列大夫,二者之间的差距极大,但是薛淮很清楚苏二娘在姜璃心中的地位,因此对这位妇人颇为敬重。
苏二娘略显歉然道:“殿下就在书房中,同知请进。”
薛淮明白她为何如此神态,盖因姜璃这样突然的造访不合礼数,但他只是淡然一笑道:“好。”
走进书房,薛淮的视线落在大案之后的女子身上。
姜璃今天穿着一身轻便的藕荷色素纱交领襦裙,襟口与袖缘以银线绣着疏落的缠枝纹。因是便装出行,她的发髻未佩珠翠,仅用一支羊脂白玉簪松松绾起,几缕乌发垂落颈侧,衬得脖颈修长如鹤。
虽然她通身不见金绣华彩,可那双犹如冷玉一般的眸子和微挑的眼尾,依旧显露远超常人的矜贵之气。
房内角落里的冰鉴散着丝丝凉气,偶有水滴顺着铜壁滑落,在寂静中敲出轻响。
窗棂透进的光线描摹着姜璃侧脸的轮廓,下颌至锁骨的线条流畅如工笔画,纱衣下的肩背挺直如青竹,不见半分慵态。
听到薛淮走进来的脚步声,姜璃放下手中的卷宗,抬眼看向身量颀长的年轻男子,含笑道:“好久不见。”
薛淮扫了一眼她手边的卷宗,那是他昨天草拟的兴化县商贸振兴章程。
虽然这不算真正的机密,但也能看出姜璃和其他人的不同,这几个月沈青鸾来过很多次他的书房,墨韵更是每天都会亲自洒扫和整理,她们从来不会擅自翻看薛淮的文卷。
“殿下的消息好灵通。”
薛淮没有纠结姜璃过于自来熟的行为,在窗边的交椅坐下。
姜璃好奇道:“什么消息?”
薛淮端起茶盏,从容反问道:“殿下为何要抛下凤驾和仪仗,微服赶来扬州?”
虽然他没有刻意盯着姜璃的一举一动,却也知道她在杭州灵隐寺的祈福格外用心,一直到本月中旬才终于亲自抄完百份孝经。
这个时候公主仪仗所在的船队应该还在苏州一带。
286【正人君子】
“为何赶来……”
姜璃重复这几个字,随即凝望着薛淮的双眼,幽幽道:“当然是因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