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武师老爷,小的有眼不识金镶玉,您勿怪。”
“这就带您去户房!”
衙门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
户房主管户籍等民生事务。
改易户籍便是由他们负责。
“新晋武师老爷来改易武籍啦。”
衙役带着李易来到公廨,扯着嗓子喊了句。
此时六房人员刚点完卯,还未散去。
闻言皆好奇的望过来。
看清衙役身后的李易,众人露出羡慕的表情。
这老头少说也有五十多,竟也能登上武籍,死前定能留份不错的家业。
他后人倒是好运道。
户房典吏精神一振,忙迎了出来。
因着职务之便。
他能第一时间接触到新晋武师,提前交好。
可跨出公房门槛,看清是个老头后,顿时没了结交兴致。
这把年纪才晋升,潜力基本耗尽,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他随意指了个书吏去接待。
户房典吏掌控着粮储和财政收支。
以及田、丁、商等税务。
所以相较于朝廷中六部之首的‘吏部’,在县衙里反倒是户房地位最高。
户房关乎着一县政绩,连县尊都对户房典吏礼让三分。
被点名的书吏不敢怠慢,恭敬的迎了上去。
自家主官可以不当回事,他们这些牛马可得摆清位置。
人家再不济也是能上‘金册’的武师老爷。
而吏员虽吃着官家饭,却也是上的‘黄册’,本质还是民。
“敢问尊上名讳?”
“李易。”
“可是本地户籍?”
李易点头。
“尊上可带有户凭?”
武籍可以在大乾朝任一县衙改易。
原黄册户籍会由官府发去公函核销。
本地户籍的话自然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