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长公主背后的人是谁 > 第129章(第1页)

第129章(第1页)

出了山,孟节就被换到一辆平稳的马车上。

萧景琰早已让人铺上厚厚的狐裘,炉中燃着上好的银丝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

孟节靠在软垫上,双腿被妥善固定,敷着杨千月特意让人送来的疗伤药膏,疼痛感稍缓,但那深入骨髓的无力感仍挥之不去。

“孟大人,殿下已在洛阳备好最好的骨科郎中,专门为您医治双腿。”

萧景琰坐在对面,沉声说道。

“至于陛下那边,殿下也早有安排。她为了保住您的性命,已提前在陛下面前为您求情,让陛下免去您的官职,从此以后留在长公主府侍奉,终身不再入仕。”

孟节指尖猛地收紧,紧紧那枚鎏金耳环。他垂眸望着自己被固定的双腿,喉结滚动了两下,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

“留在公主府……侍奉?终身不再入仕?”

这几个字,让他心中刺痛。

他原以为杨千月为他求情,顶多是免死流放,却没想到是“圈禁”——彻底断了他重返朝堂、以朝廷命官身份立足的可能。

可转念一想,私购官粮本是死罪,皇帝能网开一面留他性命,已是天大的恩典。

长公主以“留府侍奉”为筹码,既兜住了“包庇死囚”的罪责,又堵住了对她“培植党羽”的猜忌非议,更能将他护在羽翼之下,免受李泽厚的暗害。

这份算计,藏着沉甸甸的护佑。

孟节自嘲地勾了勾嘴角:“殿下倒是……算得周全。”

萧景琰看着他复杂的神色,沉声道:“孟大人,您该明白,这是对您罪责的开脱。对于公主殿下来说,冒了莫大的风险,包庇罪臣可非小事,面对的不仅仅是陛下,还有朝廷和民间对她的侮辱谩骂。”

孟节垂下眼,望着自己被固定得严严实实的双腿,喉结滚动了许久,才挤出一句沙哑的话:

“殿下……竟为我做到这份地步?”

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萧景琰看着他眼底的震动,补充道:“殿下对皇上说,您心有大义,私购官粮肯定是为赈灾。她仰慕您的才华,喜爱你的性情,又与您…已有夫妻之实。就让您在府中抄写典籍、陪她解闷。陛下念及姐弟情分,也想探查绑匪底细,才松了口。”

孟节双目微合,闪过一丝锐利。

他果然没猜错,侯爷的野心早已惊动皇帝,只是皇帝既想利用侯爷对抗北境突厥、牵制朝中重臣,又想罗列谋反之名,借机除掉他,这才对长公主的求情顺水推舟。

可这顺水推舟的背后,是长公主自污和铤而走险。

“殿下她何必……”孟节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从未有过的脆弱在眼底一闪而过,“我不过是个废人,连站都站不起来,留在她身边,除了拖累,还能做什么?”

萧景琰沉默片刻,语气郑重:“殿下未曾与萧某提过个中缘由。但就萧某微薄的见识来看,能得殿下如此看重,不惜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启动全局之力营救。这本身就说明了先生的价值。先生何必妄自菲薄,当需及早振作。”

孟节喉头滚了滚,睁眼紧盯着萧景琰,“你是谁?为何会说出这番话。长公主到底对你说过什么。”

萧景琰面容冷淡,声音亦淡淡,“陛下赐下来的面首,萧景琰。”

从那晚杨千月大胆捅破窗户纸与他达成“合作”,到后面营救孟节,萧景琰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长公主非常不简单,计谋之周密,反应之迅猛,手段之狠辣果断,让他又敬又畏又怕。

至于这位孟大人,他早就听闻其桀骜不驯,喜欢针砭时弊,甚至顶撞皇帝的勇猛正直性情。

长公主大动干戈,要这么一位跟皇帝对着干的谏臣。

他看不懂,他也很好奇。

对方的坦荡让孟节一时有点不知该如何回应,“萧公子,多谢相救。”

萧景琰微微颔首,“先生身体虚弱,不必多言,先好好养伤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