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柒抬眸浅笑,眼中带着几分了然:“大哥,这是有话要单独嘱咐妹妹?”
若真是赠书,自有小厮稍后跑腿,何须此刻特意让自己留下,亲自去拿这书籍。
央清目光投向廊下随风轻摇的灯笼,眉峰微蹙:“三妹妹,你如今是皇后娘娘跟前的人了……有些话,大哥不吐不快。
朝堂之上,暗流涌动,五皇子式微,太子殿下威势日盛。
你这般亲近皇后娘娘和元漪公主,怕是……已落入了不少有心人的眼里。”
孔阳书院汇天下英才,其中不乏显贵子弟,那些家中有待字女眷的,这些时日没少在自己耳边旁敲边鼓,言语间带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意。
“大哥,”央柒语气平静,眼中却无波无澜,“这些日子,难听的话,妹妹听得也不少。曾有丫鬟‘恰好’在我路过时讥讽:‘宋家三姑娘再得势,也改不了她那外祖是罪臣的出身’。”
从前不声不响做个透明人时,从未听到有别人议论外祖家的事情,可现下随着自己和皇后娘娘日益亲厚,外祖父的事情便又被人翻了出来。
若是从前,央柒听到别人的言语,虽面上能做到不动声色,可内心必定会难受许久。
可如今,太子殿下和五皇子的斗争愈发激烈,只要太子殿下能胜出,便是为外祖父全族报仇,这些风言风语,自己现下着实没有心力和气力理会了。
由旁人转述闲言是一重,亲耳听妹妹这般不动声色地道出,又是另一重锥心。
央清胸口一窒,痛惜更甚:“树欲静而风不止……”
央柒明白大哥是忧惧自己卷入无端纷争,成为众矢之的。
可自己现下与太子殿下,早已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多谢大哥关心,”她微微颔首,语气沉稳,“这其中的深浅缓急,妹妹心中有数。”
话锋轻转,她试探着问道:“不过,大哥此番提前归府温书,是否早了些?春闱尚有一段时日……莫非孔阳书院有何变故?”
今天听到贺妈妈说大哥要回府温书,央柒心中便起了疑虑。
前世大哥可是一直在孔阳书院温书,直到即将春闱这才回了府中,可这一世,怎得这般早就回来了?
央清摇头:“书院近日大修,叮咚吵闹得人心不宁,故而暂归家中清净。”
“大修?”央柒眉头微蹙。
值此春闱备考关键之际,书院的大儒们怎会出此下策?只怕这修缮之名,不过为了遮掩其他动静的幌子。
“皇城中学子,”她追问,声音轻却带着穿透力,“可都回来了?”
央清沉默片刻,声音压得更沉,夜幕似乎也随之厚重了几分:“……书院修缮一事,乃孔阳山长亲笔所批。莫说家在皇城的弟子,便是那些异乡学子,亦都……寻了住处暂离书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