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宫宴
庄聿白哪料到仆役成群的康先?生,会亲自排队来领一小份玉片,忙笑?着将人请进铺子里。
“原打算忙完铺子中这摊事,便将给您老人家的那份金玉满堂送至府上?。忽想到没有贵府地址,可巧您自己找来了。”
“是老夫疏忽,那日你们走得急,忘记留拜帖。稍后我让人和送武状元的贺礼,一起送过来。”
贺礼是送武状元的,庄聿白等人不好拒绝,只?是代为道谢。
眼下已是初冬,康老先?生袖子里拢着个?精巧的小铜炉。庄聿白知道他年岁大,怕冷,所以让人上?了滚茶热汤奉客。
“云兄这会儿在宫中赴宴,一时半刻估计回不来。”庄聿白将一碟新炸的玉片端至茶案前。
“无妨。想来今后在京中总是会见到的。”看得出,相比于武状元,康王更心仪这玉片。
康王直接上?手拈了块,闭起眼细细品味,半日,眯着眼睛看向庄聿白,笑?呵呵说。
“新制的玉片就是好。清鲜松脆,酥香满口。老夫很是喜欢。”
说话的功夫,半碟玉片已经下去,“不怕你们笑?话,当时南老头托人给我送了些来,可没说京城没的卖呀,我实在馋这口,满京城找人复刻这而不得呢!都怪南时。这老东西,只?管挖坑不管埋!不过今后好了,你们这铺子里上?了这金玉满堂,老夫定要日日着人来买。”
庄聿白和薛启辰对视了一下,语气中不无歉意:“恐怕要让康先?生失望了。我们这几日便离开京城回家,东盛府那边的产量着实不够覆盖京中所需。京中人手又实在安排不开。所以金玉满堂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康王慢慢捋着胡子,若有所思。许是手炉里的炭火燃得太久,此时热劲消散,他掀开炉盖,拨了两下,查看其中炭灰情况。
“不过玉片之事,若康先?生不嫌弃,我们按月给您送一批过来也?是可以的。”庄聿白去架上?取了几块魁炭,递过去,“康先?生,或者试试我们的炭饼。”
“如此甚好!银子我先?预付半年的。”康王接过炭饼,凑到光下,花白眉毛下的眼睛立时瞪圆,“魁炭!”
看来南时也?送过魁炭给这位老先?生。和金玉满堂一样,数量有限,成功将馋虫引出来,就没有后续了。
康王将炭饼细细埋入手炉,先?是高兴,忽然又变得气愤,坐进椅子里吹胡子瞪眼开始数落:“天底下就没有比南时再坏的老头子了。他最好别来京城,若让我见到他,定薅秃他的胡子!”
数落完南时,康王又指指庄聿白和薛启辰,鼓着肚子:“不用?说,这魁炭也?是东盛府专属,老夫也?只?有尝尝鲜的资格。”
庄聿白挠挠头,无奈笑?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都说人呢要往高处走,但这京城的门槛实在太高了。在东盛府,他能背靠三省书院,还有薛家送的庄子和山头,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茶炭生意和金玉满堂,可以很快风生水起搞起来。
京城,一则离得实在远,往返半个?月,眼下实在顾不过来;再者产能方面,眼下的东盛府又实在覆盖不了。
虽知京城这块蛋糕比府城大得多得多,可一口塞不下去。庄聿白劝自己要慢慢来,步子迈太大,扯着裆,就得不偿失了。
关于福田坊捐粮米被褥之事,康王听进心里。
“入冬后,这天一日冷似一日。普通百姓家都开始屯米储粮准备过冬。福田坊收容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和一些实在无处可去、无米可食的流民。他们能指望的只?有衙门固定的补给,若说好衣好饭那是断断没有的,只?能混个?温饱。你们能想到给福田坊送物资,真是胸襟敞亮的好孩子。”
康王回头跟管家道:“我记得中库房有些暂时不用?的布匹和衣衫,你明日一并送了来,请庄公?子和薛公?子一起送到福田坊。”
又想起什?么,说自己也?认识几个?衙门里办事的,看今年能不能给福田坊多设一些床位,尽可能让更多鳏寡孤独需要照看之人,得到救助。
别看上?了年纪,康王也?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说完便抬脚要走,又交代这玉片和魁炭之事,千万想着他些。改日他先?将半年的银子送来。
临行又拉着庄聿白的手腕:“你相公?明年秋闱,南老头的得意门生,中举肯定没问?题。这老头子的才华和识人能力,我还是相信的。”
“那借您老吉言。”庄聿白也觉得孟知彰中个举人稳稳的,不过话从别人口里说出来,心中还是高兴的。
“哎,这可不是最重要的。”康王冲眼前这个明媚阳光的年轻人挑了下眉,“我想的是,中举之后你家相公?参加春试,最好就留在京中,这样你们的金玉满堂就能带来京城了!放心,看门外排队这架势,这生意就瞧好吧!”
康王离开不久,铺子里分发的玉片福袋便见了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