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唐中兴颂全文多少字 > 第98章 储位大典暗流涌(第2页)

第98章 储位大典暗流涌(第2页)

张族长、李族长、王族长、刘族长、胡族长依次上前,各自立誓,将鲜血滴入酒樽,饮下酒液。孙小五在旁边看着,眼里满是激动,手里的账本都忘了记录;王石头则握紧了手中的盾,盾面上的破洞在烛火下显得格外显眼,却透着一股坚定。

盟誓完毕,郭子仪将剩下的酒液倒在地上,语气庄重:“今日之誓,天地为证,若有违背,必遭天谴!”众人齐声应和,声音在帐内回荡,透过帐布,传到营外的雪地里,引得路过的士兵纷纷驻足,脸上满是期待。

阿依古丽看着众人,忽然笑了:“现在好了,咱们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了,再不用互相提防。明天打邺城,我带回纥骑兵先冲,让那些叛军看看,回纥骑和中原义军联手,有多厉害!”周虎立刻附和:“公主说得对!我跟您一起冲,咱们先把西门的叛军打垮,为中军开路!”

盟誓仪式结束后,众人围到沙盘前,开始商议平定邺城的计策。郭子仪拿起木杆,指着沙盘上的邺城模型,语气沉稳:“根据崔老爷提供的布防图,邺城四门中,南门守军最弱,西门守军最强,东门和北门的守军实力中等。我的计划是:我率朔方军三万将士,主攻南门,利用朔方军的玄甲阵,突破南门的防线;阿依古丽公主带回纥骑兵五千,再加上流民军的轻骑两千,组成混合骑兵队,袭取西门,周虎任先锋,利用回纥骑兵的机动性,牵制西门的叛军精锐;李倓殿下率中军五万,其中流民军三万组成盾阵,由王石头任盾阵首领,正面牵制东门和北门的守军,防止他们支援南门和西门;崔老爷和各位族长则带领家丁,负责押运粮草,确保粮道畅通,同时安抚冀州的百姓,防止叛军的残余势力骚扰。”

李倓点头,指着沙盘上的漳水:“郭令公的计策很好,不过我有个补充——漳水离邺城只有十里,咱们可以派一支小队,在漳水岸边设伏,防止叛军从漳水偷渡逃跑。另外,王石头的盾阵要注意配合,之前训练时,盾阵和骑兵的协同已经很熟练了,这次正面牵制,一定要顶住叛军的进攻。”

王石头上前一步,语气坚定:“殿下放心!流民军的弟兄们已经练熟了盾阵,就算叛军的箭再密,咱们也能顶住,绝不会让他们突破中军防线!”他说着,还比划了一下举盾的动作,盾面上的破洞晃了晃,引得众人笑了起来,帐内的气氛也轻松了不少。

阿依古丽看着沙盘上的西门,皱了皱眉:“西门的叛军是精锐,而且有箭楼,咱们骑兵冲锋时,会受到箭雨的攻击。我觉得,可以先派一支小队,悄悄摸到箭楼下面,毁掉箭楼的弩机,再发起冲锋,这样能减少伤亡。”周虎立刻举手:“公主,我去!我带几个弟兄,夜里摸到箭楼下面,用火药把弩机炸了,保证不耽误明天的进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崔乾佑忽然开口:“西门的箭楼有暗门,我之前跟叛军联络时,去过一次,暗门在箭楼的西侧,只有两尺宽,刚好能容一个人通过。周将军要是想去毁掉弩机,可以从暗门进去,这样更安全。”周虎眼睛一亮:“太好了!崔老爷,您能给我画张暗门的位置图吗?我今晚就去!”崔乾佑点头:“当然可以,我现在就画给你。”

刘老爷看着沙盘,忽然想起一件事:“邺城的粮仓在北门内侧,要是能拿下粮仓,叛军就会断粮,用不了几天就会投降。咱们是不是可以派一支小队,在正面牵制北门守军的同时,悄悄摸到粮仓,烧掉粮仓的粮食?”郭子仪点头:“刘老爷说得对!烧掉粮仓,能瓦解叛军的士气,不过这支小队要精锐,而且要熟悉北门的地形。”李倓想了想,对王石头说:“石头,你从流民军里挑五十个精锐,跟周虎一起去,周虎毁弩机,你带弟兄们去烧粮仓,互相有个照应。”王石头点头:“好!保证完成任务!”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把计策完善好了:郭子仪主攻南门,阿依古丽袭西门,李倓率中军牵制东门和北门,周虎和王石头带小队夜袭箭楼和粮仓,崔乾佑和各位族长负责押运粮草、安抚百姓。沙盘上的棋子被重新摆放,红色的石子代表义军,黑色的石子代表叛军,红色石子已经把黑色石子团团围住,只等明天发起总攻。

商议完计策,已是中午,伙房的老卒送来午饭,是杂面馒头和炖菜,炖菜里有萝卜和少量的肉,虽然简单,却热气腾腾。众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崔乾佑尝了一口炖菜,忍不住感慨:“没想到义军的伙食这么好,比我家的饭菜还香。之前听人说义军缺粮,看来是谣言。”阿依古丽笑着说:“都是崔九娘姑娘的功劳,她帮着兑换了不少农户的粮食,还教伙房的老卒怎么把萝卜炖得好吃。你要是想吃,以后天天来营里吃,管够!”

饭后,众人开始各自准备。周虎跟着崔乾佑去画暗门的位置图,王石头则去流民军的营帐挑选精锐,准备夜里的行动;阿依古丽去回纥骑兵的营帐,检查战马的装备,尤其是马镫和马鞍,确保明天冲锋时不会出问题;李倓和郭子仪则去营外巡查,看看士兵们的训练情况。

营外的练兵场上,流民军的弟兄们正在练习盾阵,王石头的副手刘二带领大家,举着盾来回移动,口号声震天动地;回纥骑兵则在练习冲锋,马蹄踏得积雪飞溅,套马索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朔方军的士兵则在擦拭兵器,玄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崔九娘带着孙小五和老周,正在给士兵们发放粮草,孙小五手里拿着账本,认真地记录着每一笔发放的粮食;老周则帮着搬运粮袋,虽然年纪大了,却干劲十足;崔九娘则在旁边叮嘱士兵们:“明天打仗要小心,要是受伤了,记得去营里的医帐,那里有草药和绷带。”

李倓走过去,看着崔九娘,笑着说:“九娘,辛苦你了。要是没有你兑换的粮食,咱们也不能这么快就准备好进攻邺城。”崔九娘笑着摇头:“殿下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要能平定叛军,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再辛苦也值得。”孙小五也凑过来说:“将军,明天我也要去前线,帮着记录战功,还能帮着验粮,绝不让掺沙粮混进营里!”李倓点头:“好,明天你跟在中军后面,注意安全。”

夕阳西下,营里的篝火渐渐点了起来,火光映着雪地里的营帐,像一片温暖的海。士兵们围坐在篝火旁,有的在擦拭兵器,有的在谈论明天的战斗,有的则在听老卒讲过去的战事,气氛热烈而紧张。

周虎和王石头带着挑选好的精锐,悄悄出了营,往邺城的方向走去。雪地里留下一串浅浅的脚印,很快就被新雪覆盖——他们腰间的弯刀裹着黑布,脚步放得极轻,只等着夜里摸到箭楼和粮仓,完成既定的任务。

阿依古丽站在营外的高地上,望着邺城的方向,手里握着套马索。她指尖摩挲着铜环上的纹路,耳边似乎已经响起明天的冲锋号,嘴角忍不住上扬——西门的王怀忠,总得有人来教训教训。

李倓和郭子仪站在中军帐前,看着营里的篝火。风卷着雪粒掠过帐布,带来远处战马的嘶鸣,两人对视一眼,无需多言,只等着天明时分,将沙盘上的计策,变成真正的攻势。

夜色渐浓,营里的声音渐渐小了下来,只有篝火燃烧的“噼啪”声,在雪夜里回荡。帐内的沙盘上,红色石子依旧围着黑色石子,只等着第一缕晨光升起,剑指邺城。

喜欢大唐中兴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唐中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