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不是想回就能回 > 第3章 奔赴魔都的号角(第1页)

第3章 奔赴魔都的号角(第1页)

第3章奔赴魔都的号角

娜姐办公室里的那番谈话,像在我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余波久久未平。去上海,当店长。这几个字反复在我脑海里盘旋,交织着兴奋、忐忑,还有一丝对未知的本能畏惧。但丽丽那句“上海会有更好的发展”和娜姐信任的目光,像两只强有力的手,在后面推着我。

没太多时间犹豫。撤回原先的PPT后,我立刻投入了新的“战斗”——准备竞聘上海门店店长的材料。这次,目标更明确,挑战也更具体。不再仅仅是管理一个线上小组,而是要在一片全新的土地上,从零到一建立起同程旅游的实体堡垒。

丽丽依旧是我不变的军师。她帮我搜集线下门店管理的资料,分析上海旅游市场的特点,甚至找来一些其他行业门店运营的案例给我参考。

“老冯,这次竞聘,光会‘谝’不行了。”她敲着我的草案,神色严肃,“你得有实实在在的规划。客源从哪里来?线上线下怎么联动?门店日常运营怎么管理?成本怎么控制?团队怎么搭建和激励?这些,你都得想清楚,落到纸面上。”

那段时间,我几乎住在了公司。白天处理日常工作,晚上就泡在会议室里,对着电脑和一堆资料绞尽脑汁。PPT改了一版又一版,演讲词背了又背。有时候深夜离开公司,看着苏州工业园区依旧璀璨的灯火,心里会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觉:这片我刚刚熟悉起来的土地,我可能很快就要离开了。

竞聘演讲的日子很快到来。地点安排在总部的大会议室。当我走进去的时候,心里还是忍不住“咯噔”一下。让我没想到的是,会议室里黑压压坐满了人,竞争远比我想象的要激烈。来自苏州各区,甚至周边城市的精英们,一个个西装革履,眼神锐利,充满了志在必得的架势。我粗略数了数,竟有十几人之多。都是为了那四个宝贵的上海门店店长名额。

抽签决定顺序,我抽到了中间靠后。坐在下面,听着前面几位候选人的演讲,手心微微冒汗。他们有的经验丰富,逻辑缜密;有的口若悬河,充满激情;有的对上海市场了如指掌,数据详实。压力像无形的巨石,一点点压上我的肩头。赵胖子坐在我旁边,偷偷用胳膊肘撞我一下,低声说:“老冯,稳住了!把你那‘谝传子’的功力发挥出来,跟他们不一样就行!”

我苦笑一下,心里却慢慢沉静下来。是啊,我跟他们不一样。我不是科班出身的管理者,我的根基在这一年多一线拼杀的电话线上,在我的“天水腔”和“冯氏销售法”里。娜姐看中我的,或许正是这份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带着草根生命力的东西。

轮到我了。

我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调整了一下话筒高度——这个小动作让我稍微放松了些。台下,娜姐、吴迪区总(我之前只在公司大会上远远见过),还有一众高管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我是冯瑞东。”开口,那熟悉的、带着些许天水味道的普通话再次响起,这一次,我没有丝毫怯场,反而觉得这是一种独特的标识。

我没有完全照搬PPT,也没有堆砌华丽的数据和理论。我从自己这一年的成长讲起,讲我怎么用“把客户当乡党”的土办法,啃下一个个难啃的订单。然后,我话锋一转,切入正题:

“集团决定开拓上海线下门店,我觉得,这跟当初我们打电话推销产品,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要把‘同程旅游’这个好东西,送到客户面前,只不过,这次是实体店,看得见摸得着。”

我结合自己准备的规划,谈了我对上海门店的理解:“上海市场大,竞争也激烈。我们的门店,不能只是个签合同的地方。它得是个‘旅游顾问中心’,是客户信赖的‘旅行管家’。我们要用线上积累的数据优势,精准定位周边社区的客群需求;要用最专业、最热情的服务,把走进门的每一个潜在客户,都变成愿意跟我们走南闯北的‘铁杆乡党’!”

我谈到具体的运营设想:如何利用同程的线上资源为门店引流,如何设计具有吸引力的门店专属活动和套餐,如何打造一支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地面部队”。我甚至用了一点“冯氏幽默”:“咱们西北人,实在,认死理。搞门店也一样,不玩虚的,就用扎扎实实的服务和性价比,在上海滩扎下根来!”

我没有回避可能遇到的困难——高昂的运营成本、激烈的同行竞争、陌生的市场环境,但我更强调了我们的优势和对策。我的演讲,或许不够高大上,但足够接地气,足够真诚,也足够体现我对这份新挑战的思考和决心。

演讲结束,台下响起了掌声。我看到娜姐微微颔首,吴迪区总也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我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经过紧张的筛选和综合评议,最终结果在几天后公布。当我看到公示名单上“冯瑞东”三个字时,一直悬着的心,才轰然落地,随之涌起的,是巨大的喜悦和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晋升流程很快走完。我的职级从之前的Y1(高级旅游顾问),直接跃升到了M0(门店店长,管理序列的起步)。薪资也如娜姐所言,实现了翻番。看着OA系统里更新的职级和薪酬信息,我有种恍若梦中的不真实感。

同时公布的,还有另外三位上海门店店长:张旭、陶金金、张聪。我们四个人,组成了同程旅游开拓上海线下市场的先锋队。带领我们的,是上海大区的区总,吴迪。

离开苏州前,公司在总部为我们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动员大会。会场布置得极具煽动力,巨大的背景板上写着“征战上海,共赢未来”,同程的logo和上海的地标性建筑融合在一起,气氛热烈而庄严。

我们四个店长,连同区总吴迪,坐在**台上。台下是总部和各区域的同事代表。聚光灯打在身上,我感觉比上次领奖时还要紧张。

吴迪区总首先发言。他年纪大约四十上下,身材保持得很好,穿着剪裁得体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充满了一种实干家的精明和魄力。他走到话筒前,没有拿稿子,目光扫视全场,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

“同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不仅仅是为四位优秀的店长送行,更是为我们同程旅游一个全新的时代,吹响号角!”

开场白就气势十足。

“线上,我们已经是行业的巨头之一!但旅游的本质是什么?是体验,是服务,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温度和信任!线下门店,就是我们打通这‘最后一公里’,将线上流量优势转化为线下服务胜势的关键布局!而上海,这座充满活力、机遇与挑战的国际化大都市,就是我们这场伟大战役的起点,也是我们必须拿下的战略高地!”

第3章奔赴魔都的号角

他接着逐一介绍我们四人,每个人的特点和优势,他都如数家珍。

“冯瑞东!”当念到我的名字时,他看向我,目光中带着鼓励和期许,“我们同程自己培养起来的‘扛把子’,从电话线里杀出来的销售冠军!他的‘冯氏笑售法’,带着西北汉子的真诚和闯劲,我相信,他一定能将这种精神带到上海,为我们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我赶紧站起身,向台下鞠躬,心跳如擂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