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说不准,李老五有个大房子,现在虽然是他侄子一家住着,保不齐拆迁了,李老五能拿到些钱,有钱想要个老婆,那就简单了。
梅老太走后,李老五一个人坐在床上,盯着这一小间矮小的房子,这原先是他大哥家的杂物间,数年前,他大哥一家来哄他,说他侄子结婚没地方住,借他的房子用来结婚,他先暂时搬到这里来,结完婚就还给他。
这一住,就是数年,如今他侄子的儿子都上小学了,还没把房子还给他。
李老五生性嘴笨,要了几次,人家拿话搪塞他,就是不还他的房子,李老五只能蜗居在这杂物间里。
李老五看到炉子旁边有一块废锅铲掉的一小块铁皮,他不由得走过去,把铁皮捡了起来,找了个地方放好,等着卖钱。
梅老太从李老五家出来,还往周老太家里走了一趟,她得提前跟周老太约一下,这周老太现在是妇女主任,成天事情又多,要是不提前约好,到时候人家可能出门去了,叫他们白跑一趟。
周老太一听李老五要来拜访自己,很是惊讶,这李老头搞什么鬼?
周老太想一想,说道:“那行吧,那日我就在家里等你们。”
梅老太还担心她不同意,没想到周老太竟然还同意下来了,高兴地走了。
周老太没把这当回事,她是不可能跟李老头好的,那李老头年纪比她大不说,又矮小,她看不上。
周大姐带了黑蛋过来给周老太送玉米馍馍,刚蒸出来,还热乎着。
黑蛋到今年七月份,就要上小学了,只是他的户口没在南城,还在洛城。
周大姐虽然把他带到身边,但他的户口还在张家那边,当时想挪过来,没办成,现在德村这边户口政策收紧了,更不可能把他迁过来。
“老王找他朋友打听过了,都说没办法迁户口。”
周老太问她,“那能读书吗?”
“读书应该没问题,但是麻烦,公立的学校读不了,还得读私立学校,我想着,还是得想个办法把黑蛋的户口弄过来,不然以后总是要跟张家人打交道。”
周老太看向黑蛋,一个冬天下来,黑蛋稍微养得白了些,正吃着糕点呢,秋桃爱吃这些,家里的茶几上什么时候都有。
黑蛋一进来,喊了人就坐下吃上了,小嘴没个停。
这还不够,他还想看电视,小声地央求周老太,让他看会儿电视。
周大姐他们那边没买电视,黑蛋也就过来这边,才有电视看。
周老太让他自己去打开。
黑蛋开了几次了,熟悉得很,自己就摸索着打开了,看起了《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周大姐愁黑蛋的户口,即使老王有点关系,现在德村的户口也受限了,在拆迁完成之前,恐怕不能迁进来。
周老太知道这一点,劝她,“等拆迁过后,再想办法吧。”
祖孙在这玩了好久,主要是黑蛋看着电视,就不想走。
德村要拆迁的事情,让周大姐店里的帮厨刘妹知道了。
她很是羡慕,可这种好事,落不到她头上来。
刘妹也是个苦命的,丈夫早年就没了,只留下两个女儿,刘妹辛苦拉扯着,日子过得很是清贫。
之前周大姐坐小月子,还是刘妹去服侍的。
当时她暗地里惊讶过,周大姐这么大年纪了,还能老蚌生珠,可惜最后他们没要,流产了。
叫刘妹说,孩子应该生下来,老王只得一个闺女,能不想要儿子吗?
现在德村要拆迁,老王和周大姐一个一个大宅子,拆迁不知道要得多少钱,养一个孩子,绰绰有余。
虽然说,周大姐有个孙子,可到底不是姓王呀,孙子姓张,哪里有老来子受疼爱?
周大姐现在三病两痛的,老王身体却是很好的,她听老王说的,每天早上,老王都要去跑步锻炼,身体素质很好。
周老太和周大姐约着,第二天去看大哥周泰荣。
周泰荣现在情况稍微好点了,手能动一些了,基本还是依赖常来凤的照顾。
为着这个,周老太对常来凤的埋怨淡了很多,虽然她之前翻脸不认人,起码在周泰荣生病之后,还是一直服侍他,从这点来说,人家做得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