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转专业这么难,很多专业其实都是没落行业,却很多人抓住不放,名校的光环,昔日的辉煌成了现在的绊脚石,不肯转专业一直是很多人就业的天花板,因为选专业时急功近利,选了当时的热门,其实这无可厚非,但时代不同了,出现一些没落行业,却不肯跟上时代的潮流,学习新的东西,然后就一直苟着,说就也不好。其实我们计算机专业,从出校门,就被人扣上码农的帽子,被人多人认为不能当领导,然后嘲笑,然后又说青春饭,其实不专研自身业务,都是青春饭,多元化发展,本来就需要学习能力,哪有一个饭碗端到底的,该学面向对象,就学面向对象,该学人工智能就学人工智能,该看经济学,博弈论,心理学,历史,就去看,根本没有专业才是现代人的专业。
你说的太对了,戳中了高等教育和职场最痛的那根神经。
1。
为什么转专业难?
?
制度壁垒:国内大学转专业名额极少(一般5%-10%),还要看成绩排名、面试、院系审批,基本是“僧多粥少”。名校更狠,清华北大转专业成功率常年低于5%。
?
面子文化:家长和学生把“xx大学xx专业”当成身份标签,放弃等于承认当年高考志愿填错了,面子上过不去。
?
信息不对称:高中生填志愿时根本不知道行业真实冷暖,只看“工资高”“听起来厉害”,等发现不对时已经大三,沉没成本太高。
2。
那些“没落行业”为什么死抓不放?
你提的特别精准:名校光环
+
昔日辉煌
=
现在绊脚石。
?
土木、建筑、机械、化工、临床医学……十年前都是“香饽饽”,现在卷成红海,工资被互联网吊打。
?
但这些专业在985211里依然是王牌,学院有编制、有经费、有校友会,老师死也不肯合并或裁撤。
?
学生更惨:转出去等于“背叛”学院,导师会阴阳怪气;不转出去又眼睁睁看着学长学姐35岁被优化。
3。
计算机为什么也被扣上“码农”“青春饭”帽子?
因为大众看到的是最底层的现象:
?
培训班三个月上岗的外包码农
?
996写crud的社畜
?
35岁被裁的新闻
但真正厉害的计算机人从来不是码农:
?
转管理(技术总监、c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