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朝廷对于这件事的重视,甄士丙也不敢马虎,不过他可没有这样的脑子。
每隔个几天接下来该怎么做,南小王爷那边都会让人写信给他,他只要照着上面的指示做就成。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这些都是吴维给他写的,为的就是推进这件事的进度。
吴老三也是每隔个几日就给小儿子写信,知道庆安府那边已经下了一场大雨,他已经找人准备春耕之事。
这件事可以说是朝廷几十年以来的第一件大事,上上下下都很重视,一直注意着特农司这边的动静。
不过甄志丙也不负重望,第二天就给出了一系列方案,列出了一系列人员名单,其中借走人最多的就是工部的舆师。
这只是朝廷跟民间不同的叫法,其实方士跟舆师的作用是一样的。
等到二十人听说他们要跟着民间找来的两个方士,一起去测量人工河最佳路线时,心里都有点老大不乐意。
凭什么,就算是要出头那也是他们工部出啊,怎么让民间给抢了去。
不过这事上面盯的紧,他们就算心里再不满,也只能把这想法压下。
第二天,二十名舆师被调到特农司之后,便跟着两位方士快马加鞭出发,前往柳江的方向。
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从柳江那边,快速的测量出一条通往庆安府的河道,在临去之前,皇上那边就给领头的官员去了一道圣旨。
圣旨上讲的很明白,测量路线内若是有阻拦者,必定严惩,若不听劝阻者可以杀之,反正现在谁也不能阻挡皇上要把这件事做成的决心。
有了皇上的这道圣旨,曾全二人信心大增,必定要以最快速度赶到柳江。
现在离春种也不过三月,等春种一过,四个月之后就是柳江的汛期。
像每年柳江在汛期时都会发大水,周边的百姓们苦不堪言。
他们最好要赶在今年柳江汛期来临之前,把柳江到庆安州这条二百多里的河道凿通,这样今年柳江附近的百姓也就不必再遭受洪灾。
至于说凿通一条二百多公里的人工河,吴维给出的方案就是分段制。
沿途以十公里为一段,二百多公里那就是二十多段,到时候人会从附近的官府出。
由官府出面向民间征讨力夫用来开凿河道,这就是吴维给出的方案。
现在曾全二人的压力很大,他们要带着二十名方士快速的把二百多公里的河道给测算出来,然后再各自分工。
这期间不能出一丁点的差错,要不然河道凿通却通不了水,到时候可就要前功尽弃。
曾全二人带着的人是第一批出动的,第二批出动的就是官府派出去的人,这些人会在沿途招力夫,让各地官府配合他们。
虽然说现在方位还没有测算准确,但大略的位置还是知道的,招力夫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他们也得提前把这件事情给做好了,到时候才能事半功倍。
随着一批批的人被派出,户部的银钱那也是哗啦啦的往外流,户部尚书这几天批条子的手都是抖的,就在心里想着从哪些方面找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