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夏知州可真真是悔不当初,要是早知道朝廷会有这么大的动静,他就晚一点上报。
现在可好,原本可以一文不花的,硬生生的要掏出去一百多万,想想就跟要挖他心头肉似的疼得厉害。
过了好一会儿夏知州才缓过来,似是想起什么,猛地看向吴老三。
“三爷,你看这事有没有别的法子,你也知道庆安州现在是个什么样,就算以后水到了各地,庆安州的官道早已破败不堪,错过了这次机会,下次向朝廷申请修缮,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批。”
吴老三来庆安州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大半个庆安州逛了个遍了,庆安州的官道着实是破败,比他们老家的还不如。
他也知道夏知州难做,但他能有什么法子,要有法子也是他儿子有,不过这事他绝对不会给儿子应承找麻烦,最多也就是在下次写信的时候提上一句,看看儿子那边能不能帮上忙,实在不能帮上那也就算了。
要不是以后还要跟他们打交道,吴老三还真懒得管。
“我想想有什么好的法子,不过事先我可说好了,要是想不出。”
吴老三话还没说完,夏知州就连忙打断他。
“三爷放心,不管有没有补救的法子,你的这份情,我夏某人承了,以后三爷在庆安州内遇到什么麻烦,都可来知州府找我夏某。”
夏知州也是个上道的,现在连本官也不称呼了,姿态可以说放得极低,连夏知州都这样了,旁边来做陪的杨知府更是只有给二人倒酒份,做的还格外的顺溜,一点都没觉得他堂堂一个知府,给一个商人倒酒有什么不对。
现在夏知州跟杨知府是确定了吴老三身后有人,而且那人本事还不小,竟然能够左右皇上的决定。
总之今天的一顿饭,吃得是宾主尽欢。
等吴老三回到现在住的院子,这是一座三进的院落,但现在后面两进院子都是空置着的,只有前院住着人,他们五人再加上来了之后买采买的五个下人。
十个人住在前院,也显得前院空荡荡的。
好歹吴老三现在也是顶着个富商的名头,出入都是锦衣华服,老是住在客栈也不成样子,商量之后,便在九泉府买了这栋三进的大宅子,这样才能配得上他富商的身份。
宅子也只是前院有人住,后两进都是闲置着,根本就没有用。
回到宅子里,吴老三就开始提笔写信,他得给儿子说一说,现在秧苗已经陆陆续续开始栽上的事,然后再说说今天夏知州来找他打探。
而他也答应帮忙想想法子,让儿子那边若是有法子的话就帮一帮,没法子也就算了,给他回个话就行。
京都城内,吴府,自从上次给他爹回信之后,吴维就一直在想着庆安州的事,皇上想从夏知州手上把买田银子抠出来。
他预想到夏知州必定会想起找他爹帮忙想想法子,所以信一寄出去,吴维就在想有什么好的法子,能让皇帝把人工河打通整个庆安州,而且不让夏知州动用那笔银钱。
在信上吴维听他爹说过,夏知州想用得来的一百多万两修缮各处的官道。
按照吴维的意思,庆安州以后就是他的产粮大州,现在夏知州想修缮庆安州的官道,那就是在替他做事,他当然是要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