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没有急着将这碗让伙计放回去,而是准备通过问价,先了解一下该商铺要价的路数,方便后续自己发现其他中意的藏品,也好为讨价还价做准备。
“这碗,什么价格?”曹子建开口道。
“公子,这碗五千大洋。”伙计答道。
“多。。。。多少?”曹子建讶然道。
这价格,显然是把这白碗当成宋代定窑在卖了。
“五千。”伙计重复了一遍价格,解释道:“公子,只要您对咱华国瓷器有所了解的话,就清楚,这价格真的不高。”
“如果是定窑,那这价格确实不高,可你特么这是德化窑白瓷碗呀。”曹子建心中忍不住腹诽了起来:“而且还尼玛是清中期的,那这价格就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要知道,德化窑,以生产日用器皿为主,属于是地地道道的民窑。
除了个别极少数工艺精湛者具有研究价值?外,基本都不贵。
而曹子建手上的这件清中期德化窑白瓷碗,在德化窑中属于中上的存在,但是跟真正的官窑相比较的话,差得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别说五千大洋,哪怕五十大洋,曹子建都要好好斟酌一下。
当然,如果是五块大洋,曹子建还是会勉强拿下的。
虽然已经知道了这白碗的路数,但曹子建并没有出言戳破,而是摇头道:“太贵了,我没那么多钱,还是看看其他的吧。”
说着,曹子建将白碗给推到了伙计的面前,示意他可以放回去了。
只是伙计并没有打算因此作罢,而是朝着曹子建继续道:“公子,那您说个价,我这边可以去后房跟掌柜的商量一下。”
“算了,我怕我说得价格太低,你会把我给轰走。”曹子建摆了摆手。
“公子,这您大可放心。”伙计拍着自己的胸脯,信誓旦旦的保证道:“自打进入这一行,掌柜的就一直教导我,这古玩买卖,兴我们要价,自然也兴客人还价。”
“不管客人将价格还得多离谱,我们都不会生气,更不可能做出将您轰出店门这种过分的事了。”
“你掌柜教导的还挺到位的。”曹子建淡笑道。
“那可不嘛。。。”被曹子建这么一夸赞,店伙计也是乐呵呵的笑了起来。
只是,这笑容,在曹子建报出价格后,便是彻底僵住了。
“五个大洋,这白瓷碗我要了。”曹子建缓缓开口道。
店伙计在短暂的愣神后,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
他没有跟曹子建继续废话,而是直接用行动告诉曹子建,这价格不仅卖不了,甚至连去请示掌柜的意思都没有。
只见店伙计拿过白瓷碗,头也不回的朝着货柜走去。
在对方转身的刹那,曹子建看到对方的嘴唇在不断蠕动,显然是在心中暗戳戳的骂自己不识货。
曹子建也没放在心上,继续看起了店内的其他藏品。
不多时,曹子建指着柜台上一件通长30厘米左右,器呈长方,倭角,撇口,浅腹,随形矮足,材质为瓷的笔船开口道:“伙计,把那件拿给我看看。”
有了之前曹子建还价五个大洋的先例,店伙计对曹子建的态度比之刚刚进来时,明显差了不少。
因为在他看来,面前这个跟自己年纪差不了多少的青年压根就不懂瓷器。
不然也不会报出五块大洋这么离谱的价格出来。
但差归差,伙计还是将那笔船给拿到了曹子建的跟前。
所谓笔船,是古代文房用具的一种。
它的作用跟笔筒一样,都是用来搁置毛笔的。
立式筒状的笔筒,适合集中存放多支笔,而笔船则呈扁平船形,更便于平放和取用,尤其适合绘画时对多种笔触的快速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