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看似厚重的瓷器,居然被轻松透光,而且釉面在透光时呈现出一种分红色调。
此刻,曹子建对于这件梅瓶的年代已经有了一个准确的判断了。
明永乐。
永乐一朝,宫廷重白瓷。
其釉色乳白,温泽柔和,于白瓷中形成独特风格,谓之甜白。
要知道,华国古代的各种色釉,多是利用铁、铜、钴、锰的氧化物的呈色作用进行着色的。
只是一般瓷土和釉料中或多或少带有一些氧化铁,在还原气氛中必然反映出青色来,因此青釉是我国古代最普遍的釉色。
而像曹子建手上的这件‘白瓷’,并不是在釉料中加入一种白色呈色剂,而是选择含铁量较少的瓷土,釉料经过加工,使含铁量降低到最少的程度。
然后再洁白的瓷胎上,施以纯净的透明釉,才能烧制出这种白度很高的白瓷来。
因为烧制难度高,加上釉色完美者,才能入贡,稍有不善,则直接弃于窑场。
使得,永乐时期的甜白器传世量比之青花瓷更加罕见的原因之一。
“盛公子,不知道这件梅瓶你打算以多少价格出手呢?”曹子建将梅瓶重新放回盒子,问道。
“曹先生能跟我谈价,说明这梅瓶已经让曹先生满意了。”盛元颐答非所问道。
曹子建笑了笑,也没有接对方的话茬。
“曹先生,跟我说说,你认为这件梅瓶是什么时期的吧?是不是官窑呢?”盛元颐问道。
“盛公子,你拿这梅瓶出手,想必比我知道的更清楚吧。”曹子建笑着回应道。
“我当然清楚。”盛元颐执意道:“可是,我就是想听听曹先生你的断定准不准确。”
之所以盛元颐非要让曹子建回答,是因为他想搞清楚,曹子建对古玩到底是真懂,还是二把刀。
毕竟当时自己出手那件明成化青花宫碗的时候,大家伙都在抢着看,傻子都知道是个宝贝。
即便曹子建最后入手,还是让他摸不准曹子建的眼力到底如何。
而在盛元颐的认知中,古玩买卖,同行家交易比跟生瓜蛋子来得无疑要轻松一些。
因为行家懂货,懂价,交易的时候不会那么费劲。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是明永乐时期的甜白釉暗花缠枝牡丹纹梅瓶。”曹子建开口道。
“曹先生,这梅瓶底部也没落帝王号,而且这器型后代多有仿制,你是如何肯定这是永乐时期的呢?”盛元颐继续问道。
“甜白釉,指的是釉质洁白,温润似玉,肥厚无脂,釉面光洁无棕眼,简称“奶白”或“甜白”。”曹子建缓缓答道。
“釉层有厚薄之分,但不论薄釉还是厚釉,永乐白釉器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所谓的迎光透视。”
“只有永乐时期的胎釉在透光下会呈现肉红或粉红色,而后世仿品则显现青色。”
“另外永乐甜白釉的一个特点是,在器物足边和折角积釉处,常闪烁着灰青色的光泽,釉面偶然显现如同青、白、灰三色交织在一起的极淡的虾青色。。。。。”
听着曹子建的一顿分析,盛元颐已经确定,曹子建就是个行家,这就拍手赞誉道:“不错,不错。”
“所以,盛公子的报价是?”曹子建问道。
盛元颐伸出了一根手指:“一万大洋。”
这报价让曹子建的眉头直接扭在了一起。
这件明永乐甜白釉梅瓶确实很好,但市场价值跟那件明成化青花宫碗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那件明成化青花宫碗在现实世界有破亿的可能,但是这件明永乐甜白釉,破三千万都有些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