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孔颖达对这三不朽做了阐释:
立德是指创立制度,惠泽大众。
立功是拯救危难,对时代有所贡献。
立言是指言辞精要,道理充足足以流传。
换言之,立德是道德品质,立功是功绩业绩,立言是着书立说,流传后世。
立德最难,不仅要个人品行端正,还要建立一代典章,开创风气,为千秋万世制定道德法规。
达到立功的标准,基本就算历代文人的楷模了。
为国家,为人民,扶持社稷!
同样的,这三者都是王阳明一生追求,生死无悔的。
苏墨想到王阳明之后的经历,心中豁然开朗。
成为王阳明是因,在这个世界立德、立功、立言,成就圣人,弘扬心学传统,就是果!
“既然这个世界存在,我的决心也是真实的!三拜之后,不负这片江山!”
苏墨心意通透,走到铜镜前,认认真真地对着镜中的自己行了三个长揖,走出房间。
拜王阳明,也是拜自己!
****
“大人,那些贼人招供了,惟乾让您到后院去。”
门外,站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看到苏墨出门,年轻人连忙行礼,恭敬地说。
“文蔚,你以后称呼我为先生就好。”
苏墨目光一闪,微笑道。
从王阳明的记忆中了解到,这年轻人名叫聂豹,字文蔚。
王阳明在赣南任巡抚时,常常讲学论道,播撒心学的种子。
这年轻人虽然没有正式拜王阳明为师,但对他极为敬仰,常来帮忙。
这种人,王阳明见过不少,并未特别留意。
反正,他开大课也不收钱,想听就听,想学就学吧。
苏墨记得,这人是明朝着名清官,能力也很强,一直做到了兵部尚书。
一生正直无私,弹劾贪官数十人。
清廉如水,被冤枉入狱时,连押送到京城的路费都拿不出来。
离职期间,为了生计,只能跑去教书混口饭。
也许,他的教学水平其实很高。
他的学生中,甚至出了一位嘉靖后期的内阁首辅徐阶。
苏墨现在要做事情,这种人才还是值得关注的。
“多谢先生!”
聂豹一愣,欣喜若狂,就要下跪。
“正事要紧,不必多礼。”
苏墨淡然一笑,轻轻拂袖,托住了聂豹的身体。
“???”
“先生等一下我!”
聂豹眼前一花,只见苏墨的身影凭空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