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大骂:“都怪武氏这个蠢货,如果不是她发动政变,你李二郎一定会被朕弄死!”
“可惜世界上没有如果……”
李瑛哂笑,“你宠幸杨玉环,她的几个姐姐都被你爱屋及乌,甚至就连他的堂兄杨国忠也被你册封为宰相。
后来你还重用安禄山,授予他三镇节度使,手握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精兵,带甲十余万。
最终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叛军一路披靡,破洛阳、陷长安,你仓皇逃窜去了剑南,而李亨则北上灵武登基称帝,遥尊你为太上皇。”
“哈哈……”
李隆基大笑,“你编到这里就有点不像话了,只要朕活着,三郎这个怂货他敢当皇帝?真是可笑、可笑!”
“我知道你很想笑,但是你先别笑。”
李瑛用戏谑的眼神盯着李隆基,“李亨当了皇帝之后启用郭子仪、李光弼,历经各种艰难,最终收复了长安,你这个太上皇也回到了长安。”
李隆基一脸鄙夷:“郭子仪、李光弼什么货色,也能平叛?你编的漏洞一大把啊,水平下降了,比起你的《窦娥冤》《桃花扇》差了一大截。”
“你以为回到长安后,你就享福了?”
李瑛也不和他讨论郭子仪、李光弼二人的水平,继续往下叙述。
李隆基一脸自负:“如果你说的这是事实,凭朕的本事,回京之后一定能够复辟成功,重新夺权。”
“遗憾的告诉你,你并没有复辟成功,同样被李亨囚禁在这座太安宫,身边只有高力士陪伴,比现在还惨!”
李瑛捻着胡须感慨:“相比之下,朕对你真的不错啊,可惜你贪恋权力,不懂得激流勇退的道理。”
李隆基反驳道:“你把朕囚在太安殿两年多,身边连个侍奉的人都没有,这就是你说的不错?
要不是王忠嗣为朕求情,要不是朕犯了病,你也不会让刘妃来照顾朕。”
李瑛报以冷笑:“刚夺回长安的时候,朕让你住在兴庆宫,你的嫔妃全都陪伴左右,过着和高祖一样的神仙日子。
但你勾结武氏,逃出长安去洛阳兴兵作乱,害死了数万无辜的将士,我不杀你就已经算是仁慈了……”
李隆基冷哼:“你编了这么一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
李瑛道:“我想让你知道,大唐在你的手里由盛转衰,盛世不复存在。
八年的安史之乱,让大唐损失了三千万人口,国力急剧衰落。
虽然李亨收复了长安,但安西、北庭、陇右之地尽失,吐蕃迅速壮大,成为了大唐的一生之敌,甚至曾经打进长安。
你被李亨囚禁了七年之后,李亨身边的太监李辅国逼死了高力士,无人照顾的你被饿死在太安宫。
你死后,大唐藩镇割据,诸将拥兵自重,长安朝廷威望不在,而你也成了大唐的罪人……”
“住口!”
李隆基气的捶着床大骂:“你信口雌黄,是朕结束了武氏乱政的混乱,是朕让大唐重新复兴,朕的大唐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盛世,朕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李瑛一脸蔑视:“如果你在开元二十五年驾崩,你确实有可能成为历史上最出色的皇帝之一,至少能跟汉文帝、汉武帝一较长短,可惜你太能活了,老年昏庸。
你犯下的错远超你前期的功劳,你就是大唐的罪人,历史上的昏君。”
“朕不信,你污蔑朕!”
李隆基被气的几乎疯了,拿起枕头砸向李瑛,“你胡编乱造,你信口雌黄,朕绝不是罪人,朕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呵呵……”
李瑛留下一串笑声,转身离开了太安宫,身后只剩下暴跳如雷的李隆基在喘着粗气,仿佛疯了一样咆哮。
“朕不是罪人,朕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朕是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