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铁血杨家将姜大卫在线观看 > 第6章 杨元忠和杨元存(第1页)

第6章 杨元忠和杨元存(第1页)

祈福观。

张小娘和林灵素在观中一起用餐,杨家这个习惯很好,得闲就一起吃饭。

两个人说起陈留都很熟悉,张小娘内心颇多感触:“林道……妹妹,你在陈留时间不短吧。”林灵素对陈留熟悉只会一个原因,张小娘在这里待了蛮多年。

张小娘对林灵素内心早无幽怨,本就没有,真正让她惶恐的是林灵素的情感,她极度不适应,所有她选择躲开。当林灵素嫁给杨家,张小娘放下了所有的忧思。张小娘觉得林灵素已经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林灵素看了看张小娘:“嗯!每年都有半年时间。”

张小娘一下着恼了:“那你就不找我……你……”她肯定来看过她,只是她不知道而已。

林灵素不语,远远看着她就好,太近了自己忍不住。

张小娘一叹“后来杨家几位姐妹经常来陈留找我,那段时日你不在了吧。”

林灵素笑了,笑得苦涩又坦然“嗯!杨家的眼线很麻烦。”那段时日她经历了无奈痛苦到坦然,原来离开一个人也不是不可以。

张小娘说:“夫君给我说了,得看着你。我们一起在这里,你不准一个人走开。夫君说的,也是姐姐求你的。”

林灵素“啊……”的一声“我也有事呀!”

张小娘道“那我陪你!”

林灵素“……”最懂她的果然是杨元奇呀,她还在想要不要出个拜帖去刘混康那里呢。

张小娘也不瞒着她“夫君去找过刘混康仙师了,你总要碰过他才好去。”

林灵素皱眉,这事不好办呀。

张小娘说“你在清寨日子也不短,我还是你姐姐,家人就是家人,有事就得一起撑着。你可别乱来,传回去母亲都不高兴的。”

这个威胁比什么都实在,林灵素“嗯……吃饭!”

……

开封杨家。

杨元奇和黄鹂过来这边拜见叔叔婶子,于氏对杨元奇这点也很满意,忙归忙,人在开封借住孟家也行,要是人影不见,这个晚辈做的就太生疏。

杨兴实、杨再兴和安娘要回临安,安娘作为临安杨家的媳妇,这次既然南下怎么都得过去拜见婆婆。

杨元存本来打算留在开封,杨家想办法送他入国子监。杨再兴和安娘到开封后,安娘这事上提出异议,建议把弟弟送去定安学府,杨再兴和杨垣莉也持这个态度,杨兴实左右为难。

杨元奇和杨再兴一起过来寻杨兴实确定这事,杨元奇说:“兴实叔叔,元存弟弟一样好武,与其不伦不类去国子监混个出身,不如早点去清寨。别看定安学府现在规模小,恰恰是现在小同学之间才更紧密。他将来要打算西北挣军功,定安学府武学不失为很好的选择。”

杨兴实有点抗拒在于国子监出身就是官,起码九品官身能拿到,比如这次回来的杨元勇,现在已是从八品,这就得益于他的出身,要是直接到定边,没有军功如何提升。定安学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学,这也是非盐定路官宦士子乃至大商贾对它不感冒的原因。

杨再兴也道:“父亲,上了战场靠的是自己和手足。这事我们论定回头还得找伯母呢。”安娘主意是出了,不过名额她搞不到了,这事还得陈氏出面,要不潘易岭那里还是个麻烦事,最近潘易岭对安娘经常塞人进来就很不待见。

杨兴实疑惑:“还得我嫂子出面?”这倒是让他舒服不少,不是谁都能进去的嘛。

杨元奇有点尴尬:“山长潘易岭先生都骂过我了,我也不敢去触他眉头。”

杨再兴解释入定安学府得考核,盐定路各地初级学堂学子考试不在前列的还进不去。其他名额多为照顾,走杨家门路的有点多,潘易岭有意见了。杨再兴甚至说安娘这次把行程安排比较晚,也有错过入学期间回清寨的意图,她清寨好友一大堆,遭不住!

杨兴实说:“那你母亲那里呢?”这事在临安说定的。

杨再兴道:“我不是和安娘一起回去,我们去说。让弟弟和垣莉还有李迒妹夫北上就是。”李迒和杨垣莉一起南下,这次却不打算回临安,拜祭完李氏过几天就回清寨。

杨兴实想了想还是应下,杨再兴在定边已是正六品武职,统兵之将。这里面有杨再兴自身努力,却也有他兄长杨兴武的提携,总要有人给机会他展示能力。杨兴武现在就是他的兄长,不是堂兄,这可是祠堂确定的。

杨兴实问:“垣莉和李迒呢?”

杨再兴说:“李迒带垣莉逛开封了,说在白巩楼吃饭,晚间再去……让他们轻松逛逛吧,这段时间也忙。”李氏的葬礼刚刚完不久,前段时日他们都没时间出去。安娘同样如此,她到开封忙着太婆婆的事,也就抽空去会了下徐婆惜这个一辈子的姐妹,今天空下,也出去寻人。

杨兴实说:“兴真兄长和嫂子等着我们吃饭,一起过去吧。”

几个人应下。

……

杨兴真和于氏、李氏、杨元勇已在厅中,几个人过来时候,于氏嗔道:“你们几个磨磨蹭蹭的。”杨兴实赶紧道歉,说了下杨元存的事。他们既然议定,杨兴真和于氏也不会多言。

李氏说:“国子监出身固然好,不过要是录入文臣体系,漂泊不定的也是麻烦。”这是有感而发,杨元忠国子监出身,旧党当朝还好,现在中枢人走茶凉,他的官途最近没再那么顺畅。杨元忠现在任职签判明州(今天宁波)市舶司,这还是走了曹家和向家的路子,要不就是签书广州市舶司,更是天远地远。对于海贸各家,这个任职是有好处,对于他个人来说却不是,签判等于副职,而且事关各家利益,他更像市舶司的“蛀虫”,这实在算不得正途。想想杨垣怡的夫君虞祺,进士出身,可是兼任盐州对外市舶司。对于杨家来说,非去考进士,与其国子监谋出身,还不如直接去西北谋军功。

杨兴实听着大家扯这个,彻底安下心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