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孙策大军抵达山阴城下。
黑压压的丹阳兵列成整齐的方阵,旌旗飘扬,甲胄鲜明,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孙策立马阵前,看着城头上严阵以待的守军,眉头微皱。
王朗显然是有了充分的准备,硬攻怕是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孙策催马上前几步,对着城头喊道:“王朗太守!我乃孙策!许贡勾结袁绍,祸乱江东,已被我诛杀!如今江东动荡,百姓流离,我劝你早日开城投降,归顺于我,我必保你及会稽百姓平安!”
城头上的王朗闻言,冷笑一声,探身喝道:“孙策!你休要巧言令色!你父孙坚虽为汉臣,你却形同叛逆!诛杀朝廷命官,侵占郡县,此乃大逆不道之举!本太守深受皇恩,岂能与你同流合污?”
“我劝你速速退兵,束手就擒,或许朝廷还能饶你一命!否则,待天兵一到,定将你碎尸万段!”
孙策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却并未动怒。
孙策知道,王朗是个迂腐的儒生,多说无益。
“公瑾,你有何良策?”孙策勒转马头,问向身旁的周瑜。
周瑜手摇羽扇,微微一笑,道:“伯符勿急。王朗虽有防备,但他麾下多是郡兵,久疏战阵,战力远不及我丹阳精锐。我军新胜之锐,士气正盛。可佯装猛攻东门,吸引其主力,而后派一支精锐从西门偷袭,定能一举破城。”
孙策闻言,眼中一亮道:“好,便依公瑾之言!”
计策定下,丹阳军便开始行动。
只见孙策亲率主力,在东门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擂鼓!攻城!”
战鼓如雷,震耳欲聋。
丹阳兵扛着云梯,推着冲车,如潮水般涌向城墙。
箭雨如蝗,从城头倾泻而下,丹阳兵不断倒下,但后面的士兵毫无惧色,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冲锋。
“放滚木!落礌石!”王朗在城头高声指挥。
一根根粗壮的滚木,一块块沉重的礌石,从城头砸下,伴随着凄厉的惨叫声,城下顿时一片狼藉。
孙策亲自擂鼓助威,银枪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儿郎们!杀啊,攻破此城,重赏!”
丹阳兵士气大振,攻势愈发猛烈。
王朗见状,果然中计,认为东门是孙策的主攻方向,连忙下令道:“将西门、南门的守军调一半到东门来!务必守住东门!”
一时间,大量的会稽兵被调往东门,东门的防守愈发严密,双方陷入了激烈的拉锯战。
就在此时,夜幕悄然降临。
韩当亲率一支五千人的精锐,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摸到了西门。
西门的守兵果然已被调走大半,只剩下寥寥数百人,且个个虚弱,警惕性大减。
“动手!”韩当低喝一声,率先攀上云梯。
丹阳兵动作迅猛,如同猎豹般悄无声息地爬上城墙。
“有敌袭!”
直到丹阳兵登上城头,斩杀了数名守兵,西门的守军才反应过来,呼喊起来。
但一切都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