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北雄笔趣阁 > 第2126章 突厥(第2页)

第2126章 突厥(第2页)

归根结底,阿史那牡丹在王庭中地位并非那么举足轻重,用中原人的角度来看,她是可汗身边的亲信,却无多少实权,也没有大面上的名分。

很多时候,阿史那牡丹都是代表可汗行事,更像是唐宫之中的女官。

丧事可以大办,却绝对不能过分。

李破不知道突厥贵族们会怎么想,但这事要是放在大唐,是绝对不能这么来办的,会激起朝臣的不满。

估计事还没办,朝臣们劝谏的表章就能摆满他的桌案。

所以他觉得虽然可以理解阿史那杨环的心情,可关心则乱,她把这事给办差了。

三月间,使者南返回到长安,向李破禀报起王庭诸事,也说王庭颇有不稳,阿史那杨环的精神也不太好,变得有些喜怒无常,杀了一些人……

有人传阿史那牡丹临终时劝可汗,不要急着在王庭施行汉礼,那些南人可用,却不能全心亲信。

类似的谣言还有很多,也不知真假。

但李破从中却能看的出来,这些年阿史那杨环在突厥王庭推行汉礼,并不受突厥权贵支持,那些投靠突厥的南人虽背靠可汗,处境却越来越尴尬。

他们无非就是主张也像南边一样,建立一个成体系的执政框架,对草原各部进行更为有效的统治。

表面上,就是推行汉礼。

这显然是阿史那杨环从杨坚身上学去的东西,野心委实不小,想要驯化草原部族,让他们像中原百姓一样生活。

但那怎么可能呢?放牧的和种田的差距可大了去了。

中原百姓喜欢安定的生活,那是因为农业生产需要这样稳定的环境,而有了田产,百姓也就定居了下来,也便于管理,这是个一个相辅相成的演变过程。

游牧民族骑马放牧,飘忽不定,连个属于自己的地方都难找,带着他们去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容易,让他们忠君报国?做梦一样。

便是夫子再生,对此也当束手无策,何况是一些跑到突厥讨生活的逃人?

…………

使者带回了阿史那杨环的亲笔书信,李破有些疑惑的问,“可汗没派遣使者过来?”

得到的回答是,可汗在阿史那牡丹故后,身体不太舒爽,无心理事,回信便交由他们给带回来了,还有就是以前这些事都是阿史那牡丹主理,现在还无人接任。

李破耳边好像回响起了阿史那牡丹那独特的笑声。

他和阿史那牡丹也算是相识多年,知道这人在阿史那杨环心目中的分量,就算是他和罗士信的交情,估计也比不上那两个女人的关系。

男人交往在于情义,能托付生死的就是至交,哪怕远隔千里,片语相召,也能跋山涉水来见。

女人要细腻的多,她们之间的交往,更多是感情上的托付。

所以一旦中道有失,男人一般想的是怎么去报仇,或者是赡养至交的子孙妻女,女人……受到的打击将非常沉重。

军情寺少卿刘朝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给好友报仇的方式之决绝,用当世的人话说,是颇有古风。

不顾自身身家性命,只为杀了仇人,行事之疯狂残酷实在令人咋舌,但这就是男人所推崇的生死之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