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也是跟着补充道。
出自于镇西赵氏的他,对于家族的底蕴,还是了解一些的。
正因为如此,他才知道,皇甫家也绝不是那么容易就消亡的!
皇甫家的底蕴,自然远远不是他们单独一个镇西赵氏可以相比的。
“陛下,我军纵然是不出兵西苍,薛仁贵军团未进入河南,皇甫古渊又有几分胜算?”
作为上一代两大老臣之一的楚照业,也在这个时候开口了。
“大争之世,北汉日益强大,我大宋也绝不能固步自封!”
楚照业很是严肃道。
上一代两大老臣之一的楚照业,一直以来,他在镇西府之中扮演的角色,都是以强硬派和主战派为主。
而在他看来,经过了通城之战后,中苍三分之一的兵马正式报销,但却并没有给北汉造成太大的伤亡。
有了这一张打底,双方之间的差距已经拉开了。
而且,尤其是这几年北汉风调雨顺,后继之力充沛。
故而,在他看来,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北汉和中苍之战,只怕北汉会成为最后的得胜者,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已。
顶多也就是,薛仁贵军团的加入,让这一个过程缩短一些罢了。
而有所预料的是,经过了这一战之后,北汉绝对会更加强大。
如果他们赵宋不顺势扩张的话,只会不断落后于北汉。
故而,西苍必须要拿下!
又拿下了四河之地之一,未来的赵宋,一旦开启大战,才会有充沛的动员能力。
赵匡胤沉默了,但他的脸色却变换的越加厉害,不开战则已,一开战的话,带来的连锁反应太大。
故而,就算是他,也没办法立刻下决定,他必须要再想想才行。
而那些谋士们也静静的站在那里,并没有多说什么,他们只负责提意见,这也是他们作为谋士的职责,可是,到最后真正起决断作用的,还得看上面的赵匡胤。
直到了小半个时辰之后,赵匡胤那一副原本不断变化的脸色才开始平静了下来,直到最后化为了无法动摇的坚定。
赵匡胤当即猛地拍了下桌子,站起来沉声道:“朕心意已决,决心出兵伐苍,以血我大宋之耻,文天祥何在?”
“属下在。”
一个中年儒生站出,正是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十余字而得以名传千古的文天祥。
他是诗词乱召卡之中的人物,出世之后被植入到了上阴学宫之内,受谢观应所邀,而来到了赵匡胤这里。
而对于文天祥的到来,赵匡胤也表现出了充分的重视。
毕竟,文天祥完全是一个文武双开花的人物,不仅学富五车,而且不过三旬之龄,但一身修为,就已达宗师之境,甚至在兵法谋略之上,也有一定的研究。
这样的一个人才,他自然是会重视的。
而现在的文天祥,可不仅仅只是历史上的文天祥,在之前的那一次随机乱召卡之中,文天祥的将魂赫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