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还有,因为是农场,所以粮食方面供应比较充足,购买粮食也比城里的粮油店更容易一些。
所以有些城里来的知青,每次回城探亲时,都要从农场代销点买一些在城里比较难买到的细粮或者其他东西带回去。
因为有着种种好处,所以本省知青在下乡的时候,一般都不太愿意去其他地方,多数人会选择到兵团农场。
到兵团插队的好处可不仅如此,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去地方上插队落户挣的是工分,而在北大荒兵团农场插队,挣的可是工资,光是这一点,就让很多知青趋之若鹜。
好多人下到地方上,跟着生产队挣工分,一天到晚苦唧唧地干活,遇上好的年景还行,万一遇到洪涝灾害导致粮食减产,到最后可能连肚子都吃不饱,还需要家里接济,这种情况不少见。
但是在兵团农场,知青们每月拿三十二块钱工资,旱涝保收,偶尔还有点福利什么的,比如发个劳动服,劳保手套。
有些特殊作业的工业连队,还会发胶鞋。
这些知青条件比较好,还能反过来接济接济家里。
除了这种实际好处,在兵团农场插队,同时肩负着保卫边-疆的任务,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兵团战士,这份荣耀是无法替代的。
甚至有的地方,每年都要接受正规的军训,有机会摸到真正的枪。
总而言之,北大荒兵团农场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存在,是一个独立完善的小型社会。
此时的俞小野,站在代销点的柜台前面,来回扫视里面的货架,寻找她需要的东西。
再盘算盘算自己兜里的钱,量入为出地琢磨了一会儿,买了两个大瓦盆,两个腌咸菜的瓦缸,还买了一盏马灯。
马灯既能放在家里当煤油灯使,也能拎出来当灯笼,非常实用,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东西,所以应该买。
家里的酱油和醋也快没了,应该买点,但这里的酱油醋都是散装的,放在一只大缸里,要多少打多少,没有成瓶卖的。
为了打酱油和醋,俞小野又买了两个小瓦罐,用瓦罐来装酱油和醋。
她又买了五斤盐,准备回去继续做虾酱。
代销点的售货员问她买那么多盐干嘛,她解释说回去盐咸鸭蛋和咸鸡蛋,人家就不再追问,给她称了五斤盐,装在她刚买的瓦缸里,准备带回去继续做虾酱。
又买了一支铅笔,一个小学生用的作业本,用来记东西。
纸和笔对有些家庭来说也许可有可无,但对他们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又买了两包卫生纸,游艇里的纸快用完了,要补充一下。
还有,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她妈还没绝经,生理期应该快到了,也要用纸——说起生理期,俞小野想起来了,自己好像还没来初潮。
也是奇怪了,自己这身体,明明已经十八岁了,居然没来大姨妈,真是神奇。
难道自己不是女的?
可怕——
买完这几样,她又看到挂在货架上的几个帆布军挎包。
那军绿色的挎包,没有任何复杂的装饰,只有一颗红五角星。
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土里土气的,可是在七十年代,可是个时髦单品,好多大姑娘小媳妇儿都梦想着能拥有一个这样的军挎包。
俞小野入乡随俗,她的审美也入乡随俗了起来,如今看着这军挎包,觉得好好看啊!
问了价格,还挺贵,要三块钱一个。
俞小野眼馋地盯着那个军挎包,好想买。
可是,又不舍得。
三块钱毕竟不是个小数目。
穷是一种病,我得了十年的重病,直到那天我爸出现,让我百病不侵!...
少年第一次进城,住进了女神未婚妻的家中,却被未婚妻处处嫌弃,让他做自己物业公司里的小保洁。然而,在见识到少年的特长之后,未婚妻惊呼不已,当场决定工资翻十倍...
一名身缠七彩恶龙肩扛古老石棺的白发青年,仰望高高在上的诸天至尊万古道祖,淡淡道诸位,我说我这石棺葬过天,你们信么?...
欢脱独宠,沙雕撩夫日常四爷你在干嘛?温酒我在想怎么偷偷溜进爷的心里。四爷发什么疯?温酒为你疯为你狂为你哐哐撞大墙!四爷太医,看看她得了什么病?温酒相思病!这病不思进取,只思你!只有你的美色才能医好我!好想每日摸着你的良心睡觉四爷...
年锦书为了飞仙历经万苦,临门一脚,被死对头雁回活活气死,功亏一篑,重生了!重回年少,她看着那个意气风发的天才少年,行啊,骂我注孤生心狠手辣是吧?仙门大会上...
那年,城隍庙中,朱五和朱重八共吃一锅狗肉。那年,朱重八率数骑冲敌大营,七进七出救小五!那年,死人堆里兄弟相拥,残阳如血袍泽并肩。那年,回望濠州,重八城头哽咽,兄弟!…人只有经历过许多才能长大,长成真正的男子汉,然而长大后,我们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