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峰目光犀利,扫射向那徐盛,此时他虽然是个太监,却有种居高临下的气势。
“若是百姓犯罪,应当刺青流放,若是勋贵犯罪,应当削职为民!”
“徐国公,不知道你认不认可这律法啊?”
“你!
你放屁!”
徐国公憋出了三个字来。
苏子峰见状,赶紧转身拱手。
“陛下,徐国公藐视大乾律法,竟然如此口无遮拦,还请陛下治罪!”
此话一出,让徐盛的脸憋得更加通红。
见状,徐庭立刻上前帮忙道:“苏子峰,你倒是真能讲啊,不错,我大乾律法的确是这么规定的。”
“然而所谓法有法理,但也许为人情所变,这条律法在大乾实行了那么多年,以前不是没有动用过。”
“就比如在三十年前的时候,当初的齐王之子杀人一案,按照律法应当严惩。”
“但是先帝感念齐王对大乾的贡献,最后只是轻判了那齐王之子,也没谁觉得不合适。”
说到这,徐庭已经冷哼起来。
“你拘泥于法理,要治罪徐国公之子,但陛下难道会把你和徐国公划为等号吗?”
“陛下,徐国公之子确实有罪,臣认为小小的告诫便可,至于重判则不必!”
“而像苏子峰这样,敢以太监身份以下犯上的,却是少有,应当严加惩治!
作为后戒!”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了。
王子犯法,岂能和庶民同罪?
虽然在大秦的律法上是这么写的,但真正实施起来,总有例外,当初先帝就开过先例。
而徐国公地位崇高,他的儿子犯法,自然也应当网开一面,这本就是合情合理之事。
说白了,就是双标的律法。
如果地位高,就可以轻判,甚至免罪。
如果地位不行,那就严格按照律法来,一丝一毫都不能有差错。
这也是他们身为世家大族,用来控制权力的手段。
若犯了罪,和百姓们用一样的律法,如何能显示出他们的特殊?
而那些普通老百姓们,为了以后能给自己找个后路,能让他们犯罪的时候也能得到偏袒。
自然而然,就会为他们世家大族培养人才,从而求得整个家庭的庇护。
可以说,这就是大乾如今的弊病所在。
徐庭对此毫不掩饰,觉得合情合理,但他殊不知,龙椅上的萧柔,脸色已经不断昏暗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