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择吉视频自学 > 第4章 迎亲路上的禁忌(第5页)

第4章 迎亲路上的禁忌(第5页)

喜”。有些人

家生男后,往

往要用大幅红

布上书“弄璋

之喜”挂于门

相上,以向外

132

传递信息,光耀门庭。而◆《弄璋吉庆图》

生了女儿,称为“小喜”,也称“弄瓦之喜”。

听到女儿生下孩子的消息,娘家人一般都要派人来探视,大都是由母亲亲自探视,并给女儿带来滋补食物。旧时的习俗,往往要送给婴儿一个有纪念意义的“长命锁”。还有的人家在孩子降生后,要到祖坟上烧钱化纸,磕头报讯,表示向祖宗报喜。

“洗三”

汉族一般是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庆贺仪式,为小孩洗澡,谓之“洗三”,礼仪非常繁复。北京民间洗三礼仪,由收生婆为婴儿沐浴,洗罢将小儿脐带盘于肚上,涂抹烧过的明矾,用梅花包扎好。“洗三”仪式用的水非常讲究。一种是添加各种药,保护孩子少生疾病,一种是将花生、栗子、枣等各样果品往盆里添,含有“早立子”的祈生意义。其实洗三的仪式并非只是净身,也是处理脐带。现在来说,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洗毕,以伞遮婴儿至门外拜天地(打伞是为了避免婴儿的血腥气冒犯神灵,一说伞可使婴儿免遭妖魔侵害),祈求神灵保

佑“长命富

贵”。

另外,从中国人的数字观念看来,“三”字是个吉祥的数字,例如三星高照,三元及第,连升三级等。之所以给初生的婴儿洗澡叫“洗三”,显然也是用以表现对新生命的祝福。

“开奶”

旧时的习俗是婴儿“洗三”以后,就举行“开奶”仪式,母亲把奶挤在汤匙里,再找些上好陈年香墨磨成墨汁,在奶水里滴上两三滴,然后给婴孩吃下去,这种礼俗的用意,据说孩子长大后有文才。

关于初生婴儿要喝墨水,有一个故事。据说从前有个皇帝,规定在科举考试时,那些考得特别差的要罚喝墨水,理由是他们过去墨水喝少了,现在要多喝一点。后来民间就流传着以喝墨水多少来象征文才的俗语,再后来,人们把它具体化,趁孩子刚出生时,就给他喝点墨水,希望孩子长大后聪明成才。

还有些地区,在开奶前,有给婴儿吃黄连和尝五味的习俗。事前请一位善说喜话的妇女,将黄莲汤沾数滴,滴于婴儿嘴上,边滴边说:“好乖乖,三朝吃得黄连苦,来日年年吃蜜糖。”然后再将用肥肉、状元糕、酒、鱼、糖等食品制成的八仙(鲜)汤,用手指蘸少许,涂于婴儿嘴唇上,并说吉语:“吃了肉、长得胖”,“吃了糖和鱼,日日有富余”。这种习俗是一种祈求婴儿幸福安康的活动。

“落地林”

这也是汉族民间的育儿风俗。落地林又称“三日林”,即在婴儿落地后三日时造林,流行于浙江、山东等部分山区。一般是“春栽木,冬栽竹”。一是以树喻人,落地生根,根深叶茂。二是为婴儿成人后婚嫁准备木材。造完林,封山十八年,然后砍伐作婚礼开支或做婚礼家具。也有在婴儿满月前邀亲朋好友造林的。

期待新生命降生是令人喜悦的,但是新生命的成长需要一个艰苦的抚育过程。面对人生存的大千世界,环境冷暖的变化,疾病的侵袭,幼小而稚嫩的生命常处于威胁之中,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保婴习俗。

满月,标志着婴儿已经度过了生命中最为脆弱的阶段。所以,孩子满月就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人生礼俗,包括“满月酒”和“满月头”两项内容,庆祝婴儿健康成长,祈求孩子一生如意。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时,叫“满月”,

一般男婴在出生后第三十天,女婴则是第

大二十九天,满月时所做的庆贺称“做满中月”,有些人选在第二十四天,取二十四孝国之意,希望小孩长大后如同二十四孝中的人上物一样孝顺父母。下中国的许多民族都有“做满月”的习俗。五满月酒庆贺千满月这天,一般家庭都要办“满月

酒”来宴请看望小孩的亲朋好友。

婴儿身穿新衣,甜蜜地睡在母亲或祖母的怀里,与长辈一一见面,接受长辈们馈赠的礼物或“压岁钱”。特别是外婆,更要事先准备好各种食品和孩子的衣裤鞋帽,早早赶来,看望小外孙(小外孙女)和女儿。外婆给小外孙的礼物一般包括120个粽子、120个馒头、80个鸡蛋、春夏秋冬衣服、8套或10套鞋帽。帽子中,必须有一顶“荷花帽”,兆示孩子像荷花一样生根、开花、结子,一生吉祥。

134

酒席散时,主人要向宾客分送“红蛋”、“红长生果”(染红的花生)。满月酒后的当天或第二天,家里还要向街坊邻里分送“红蛋”、“红长生果”和“长寿面”,让众人分享喜悦。

在江苏、浙江一些地方,生活富裕的家庭,不但要做满月酒款待亲友,还要张灯结彩,请来艺人演唱助兴。陕西一些家庭,做满月酒时还要请来皮影戏班,吹拉弹唱,热闹非凡。

满月头祈吉

满月择吉礼俗中,最重要的是“剃满月头”。旧时民间认为胎发是从母体中带来的,沾染有母体的血污及秽气,所以要剃去,以免触犯神灵。

各地剪胎发的时间不甚相同,但一般是在百天或满月。民间更有择吉日剃头的口诀:“初七十三二十三,初八长命十五安。”

剃满月头时,先将鸡蛋、鸭蛋、荆介(去风)和水,煮成“剃头水”;蛋黄和青葱汁,拌和备用。理完发后,从水中拿起鸡蛋和鸭蛋在婴儿脸上、身上滚动比划,口中吟道“鸡蛋面,鸭蛋身”,寓意婴儿健美。再将蛋黄葱汁涂抹头顶,俗称可以帮助去掉头上的污垢,加葱是暗喻婴儿将来聪明,“葱”与“聪”谐音。此外,葱的生命力旺盛,栽于泥土,便能生根发芽,四季常青,预兆孩子像葱一样,茁壮成长。

旧时富贵人家还要特地请理发师到家中为婴儿剃胎头。理发师一进门就得边走边说:“一进大门步步宽,脚上踏着紫金砖。紫金砖上生莲子,莲子上面落凤凰。凤凰不落无宝地,状元一定落在你府上。”给男孩子剃头时,头顶囟门处留一块方形的头发,女孩子则留一块桃形的头发。方形的发型象征古代做官人戴的乌纱帽的两片纱帽叶子,桃形发型是象征长大后像桃花一样美丽、漂亮。

要注意的是,给婴儿剃头发,剃得不干净不要紧,但绝不能把头皮剃破。剃下的胎发要收集起来,带湿搓成桂圆般大小的圆球,用彩色丝线穿好挂在婴儿的床上,据说这样能长胆量,江西一带将剃下的头发用红纸包好后放在大门顶上,意谓步步登高。

还有的人家不仅剃胎发,还要为小儿剃去眉毛,民间认为小儿的眉毛剃去将来可以长得更加浓黑,同时也可以使小儿长大后知道“眉高眼低”(即知情识理)。如果不把从娘胎中带出来的眉毛剃掉,将来看蒸糯糕或酿酒会丧生。如今,扬州民间仍有为小儿剃胎发的习俗,有人家把小儿的胎发加工成一支毛笔,以作纪念,更丰富了文化内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