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择吉视频自学 > 第4章 迎亲路上的禁忌(第6页)

第4章 迎亲路上的禁忌(第6页)

满月之后,还有在孩子降生一百天时举行的庆贺仪式。旧时,民间以为,婴儿长至百日,基本摆脱早夭之患,有“一个月红孩儿,两个月毛孩儿,三个月看孩儿”的俗语。做百日,又称“百岁”、“百禄”、“百晬”等,含义都是祝福小孩能够健康成长。

汉族大部分地区,在婴儿出生百日后要举行“百日礼”。这一习俗由来已久。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育子》载:“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

。”宋代吴自牧《梦梁录

育子》:“生于百时,即一百日,亦开筵作庆。”明时,称为百岁。明代沈榜《宛署杂记》云:“一百日,曰婴儿百岁。”

百岁,又称百

、百禄,从称谓可以看出,这一习俗兆示着婴儿健康成长、幸福长寿。旧时,在这一天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要为婴儿穿“百家衣”、戴长命锁。

穿百家衣

旧时,没有各种预防疾病的疫苗,也没有较好的医疗条件,婴儿的死亡率很高。尤其是男婴稀少的家庭更是提心吊胆。于是,人们就希望借禳灾的办法度过危厄。小儿穿百家衣就是这种观念下的风俗。

百家衣,是从各家讨来的碎花布缝成的衣服。百家,自然只是一种象征。民间认为,百家衣不仅能遮蔽身体,还能保佑婴儿消灾免病,平安长寿。而且讨的人家越多越好,布的颜色也是多种为上。

百家衣最重紫色,但也唯有紫色较难讨换,因为“紫”谐音“子”,人们不愿把子送人,所以只有到孤寡老人处较容易讨到。这一天还喝喜酒、吃喜面,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祝贺孩子长命百岁。

戴长命锁

长命锁,也叫百岁锁、百家锁,是挂在儿童脖子上的一种佩饰品。长命锁的形状如古锁,锁上有文字或图

136

案。文字多为“长命百

◆百家衣岁”、“富贵长命”等吉词,图案则为象征福寿绵延不断的景、物,如“麒麟送子”等吉祥图案,下边坠有许多小铃铛。

旧时,民间在婴儿出生百日时,外婆须送来婴儿的衣饰,其中必不可少的要有“百岁锁”,以此为小儿祈福求寿。“百家锁”是在儿童过“百

儿”以前,父母向亲朋好友及街坊邻居等一百户人家象征性地布施很少量的钱,购置或打制而成。所以,有的地方有向乞丐换小钱购锁的习俗,因乞丐的钱都是挨家挨户乞讨而来的,取其百家讨得之意。此举与百家衣意义相同,戴上可使幼儿健康成长,一般要戴到12岁。

有些地区,给婴儿过百岁时,不过整百日的。一般只过九十八天或九十九天。俗称“抽(减)天数”。迷信的人把一切不可解的事、不能抗御的灾难都归于上天安排的命运,称为天数。有抽掉天数和减少天数之意。

另外,民间还有一种“蒸百岁”的习俗。当日,婴儿的外婆家,要蒸发面小馒头五十个,蒸长寿菜(马齿菜)馅小饺子五十个,予以赠送,谓之“蒸百岁”,有争取百岁之意,以祝愿婴儿无病无灾,长命百岁。馒头还要特意点上红点儿,以示庆祥。而且,小馒头和小饺子要装满一“升”,同时邀请一位刘姓的妇女分送给四邻八家食用。取留住一升(生)之意,更有求得乡邻日后对娇子多多包容的期待。

百岁之时的种种风俗,实际上都是为一种寄望,借以祝福孩子健康成长,平安长寿。

周岁,是小孩诞生礼的最后一个高潮。这和满月、百日一样,十分受重视。在这一天还要特别举行检验小孩天赋和卜测未来前途的“抓周”仪式。现在大部分家庭当然不会相信抓周有如此神妙的功能,但抓周作为一种富有童趣的游戏,仍为家庭增添了许多欢乐。

婴儿出生满一年,即周岁。周岁这天,一般人家设宴一两桌以招待外婆家与至亲好友。富豪与文人墨客则繁,除大办酒席外,还需用筛镜(筛子放在稻箩上,箩内放面镜子)摆上各具象征意义的物品,如文房四宝、刀剑玩具、算盘、胭脂水粉等物,让孩子随意抓取,以被抓之物作为预示孩子成年以后的发展趋向。

抓周的历史渊源

抓周,是以让小孩抓物的方式来测试小孩未来的志向,在古代又叫“试儿”。这一习俗,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可上溯到南北朝时代。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138

◆抓周银挂件

操》中记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即一周岁),为制新衣,盟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可见这种习俗当时主要流行于南方。

唐宋时代,抓周更为流行。当时,富贵人家将抓周看得十分隆重。宋代吴自牧《梦梁录

育子》载:“其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秉烛,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戥子、彩缎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谶。”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育子》谓此为“小孩之盛礼”。这天还要设宴款待亲朋,同时接受亲朋的礼物,有的还要演戏助兴。

历史上,古人非常相信抓周的灵验。如《宋史》中记载,曹彬周岁时,父母将“百玩之具”放在席子上,看他到底抓什么。只见小曹彬,左手抓了干戈(武器,意味着能征善战),右手取了祭祀用的礼器(表示执掌祭礼,有很高的地位),过一会儿,又爬过去抓了一个印(权力的象征),而对其他东西就跟没看见一样。大家都感到非常惊异。而曹彬长大后,果然以武功挂印,官至枢密使等职。

古典名著《红楼梦》里关于贾宝玉的抓周也十分有趣。“……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那些脂粉、钗环拿来玩弄。那政老爷便不喜欢,说他将来是个酒色之徒耳……”而宝玉长大后果真喜欢在女孩儿圈子里转。

一岁的孩子在抓周时手持何物,就成为将来从事职业的征兆,传说也罢,小说也罢,都把抓周描绘得很灵验。

抓周的祈吉意义

抓周习俗曾流行于全国各地,抓周的要旨是预测幼儿的性情、志趣和未来前途。

由于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所摆的物品也不同:朝鲜族所摆的是弓箭、书、笔、糕点、钱、剪刀、红豆粥等(红豆粥有避邪作用)。《中华风俗志》中记载,北京小孩抓周则摆放士、农、工、商等各种社会角色所用的器具,除笔、墨、砚外,还有算盘、尺、印等让小孩随意选择。

有的地区,抓周还有祖先认同的意义。如有些少数民族在小儿周岁时,外婆家要给小孩送全套的服装和装饰品,这些礼物要送到祖先的牌前,让祖先首先享受,然后抱幼儿在祖先牌前抓周。他们所摆的物品除有象征社会角色的意义外,还放置蕉梨,蕉梨的寓意是招来小弟弟,一般是希冀女换男,这就具有祈求生育的意味了。还摆放芋,代表兴旺,摆放橘子,代表吉祥等。

从抓周时摆设的物品和家人、亲朋的反应,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社会的价值观。中国历来以做官为“人上人”,读书是为了做官,习武也是为了做官,看不起商人、工匠、手艺人。这种充满封建色彩的观念,在长辈对下一代的期望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抓周虽然不一定能测出孩子的将来,倒是可以测出时代和社会价值观念演变的脉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