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择吉视频自学 > 第4章 迎亲路上的禁忌(第9页)

第4章 迎亲路上的禁忌(第9页)

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心理上极度延续生

大命、逃避死亡,致使祝寿文化中对于数字吉

中凶的选择尤为重视。

国做寿重“九”的吉俗

上中国人在举办祝寿活动时,经常

下有做“九”不做“十”的习俗。本来逢

五上五十、六十、七十和八十等整十岁寿

150

◆福禄寿三星

辰,是最值得庆贺和纪念的日子,然而许多人却偏要将其提前到四十九、五十九、六十九、七十九岁时来举行庆祝仪式,而到了整十岁生日时,反而默默无闻,无所表示了。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十”有着“到头”、“顶点”的意思,做了整十岁的生日,似乎就会将寿做完了,这当然是很不吉利的。因此,人们经常将整十岁的寿辰提前到逢九的寿辰来做,以表寿运永远没有尽头。“做九不做十”的祝寿迷信之所以在一部分中国民众的生活行为中广为盛行,还由于“九”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九”与“久”谐音,寓有生命长久、旷日持久等意义,这对于做寿之人希望长寿的心理当然是较为相称的。

不吉之年的禳解

寿诞中的不吉之年也叫寿关。传统时代,寿关的阴影无时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被认为是决定人们安危祸福、生死存亡的重要时刻。

被中国传统民众认为是寿关的年龄数有许多个,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六十六岁。俗语云:“六十六,天皇老子吃块肉。”意思是到了六十六岁时寿命要被上天夺走,情况十分危急。因此禳解的方式最为繁多。例如上海地区,女儿要准备猪肉六十六块,让做寿的父母一餐吃完,这是表示将灾祸转移到猪肉的身上,以后父母便可以太平无事。北京地区则要杀猪宰羊并将其肉拿到路上去散发于众,意为肉已掉过,今后寿者就可以消灾弭祸,高枕无忧了。此外还有家中的女儿为父母献红色衣裤、红色腰带等习俗,中国人历来将红色视为吉祥之色,很明显是含有以正压邪、以吉驱凶等意蕴。

除了六十六岁以外,五十五、七十三、八十四,以及各种“明九”和“暗九”等年龄数也常被旧时百姓认为是寿命中的关口。(“明九”是指带“九”字的年龄数,如四十九、五十九、六十九;“暗九”是指“九”的倍数年龄,如五十四、六十三、七十二、八十一。)俗语云:“人活五十五,阎王数一数”,“七十三,八十四,阎王叫你商量事”,意思是到了五十五、七十三、八十四这些年龄数时,阎王就要来向你索命,生命很难持久。根据各种寿关的特点以及不同地区的习俗,禳解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过去北京地区的民众在过五十五岁寿关时,先要向阎王献一道祈求增福延寿的表文,在祝寿活动结束后由寿者亲自焚化表文,然后把一些现钞扔在街上,表示驱邪逐灾之意。在“明九”和“暗九”的关口,旧时要穿大红色内衣,还要系红腰带,镇邪过关。

其实人到了五十多岁以上的年龄时,身体机能有所下降,死亡概率有所增加,这是很正常的自然规律,寿关禳解是传统时代的人们为了延长寿命、逃避死亡而采取的一种幻想手段。现今,六十六岁吃六十六块肉,穿红色衣服之类的行为虽然仍有所存在,但其意义却与以前大为不同,已经变成人们为了增添祝寿喜庆气氛而采取的一种娱乐方式,或者为了表达自己对于老人关心、爱护之意的一种手段。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尊老爱幼一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祈寿中的一些吉俗仍被我们现代人所接受和传承。其中寿堂布置中的种种讲究都与渴望长寿的心理紧密联系在一起。

《列子》曾指出:“生民之不得休息,为四事故:一为寿,二为名,三为位,四为

大货。”《列子

杨朱》寿考被视为人生五福中的第一福,成为人生追求的第一要素,可见古国人对寿命的重视程度,而寿辰也就理所当然地上成为人们从古至今非常重视礼俗。所以在寿堂下布置上的种种仪规,有着不亚于婚礼的铺排陈五设,尽量表现其中的喜庆气氛,是万万马虎不

得的。

寿堂布置传吉祥

寿堂,说得

通俗一点就是用

来举行祝寿仪式

的房间。

中国人以

前的住房一般都

有厅堂与厢房之

分,寿堂就布置

在厅堂之中。在

一般家庭中,平

152

时厅堂内的布置和陈设比较简◆老寿星单,厅堂中央放上一张案桌,旁边放上几把椅子,就算较为像样的摆设了。较为富裕的人家,最多只是在案桌上摆上几只花瓶,挂上几幅古画。但到了家中有人祝寿之时,厅堂四周要张灯结彩,陈列各种古玩、画轴与器物,案桌的中间置放大香炉一个。炉中插着长达一尺、宽至数寸的寿香,香体盘成一个大大的“寿”字。旁边是一对插有重达一至三公斤的蜡烛的蜡扦,烛体上绘有金色的寿字与各种彩绘的吉祥图案。厅堂正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充满喜庆吉祥色彩的寿星图,图中的老寿星笑容可掬,头部隆起,一手拄拐杖,一手捧仙桃。如果是为妇女祝寿,也有挂年轻美貌、手提花篮或捧着仙桃的麻姑图像的。也有挂上一幅书有大大的“寿”字图案的。案桌的旁边有两把沉重的太师椅,是专为寿公寿婆准备的,以便接受儿孙们的叩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