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和王秀英赶到王家时,屋外都挤满贺喜的人,人太多挤不进去。
夫妻俩想要挤进去,还被一群人围攻,说不能插队,大家都在外面等着,后来的还想排前面,找打。
赵林说是王家亲戚也不管用,有一个年轻小伙子指着自已的鼻子说:“谁还不是王举人的亲戚,我家外祖母和王举人的祖父还是同一个太爷爷的兄妹,不也在外面等着。
你又是哪里来的外八路亲戚?”
王秀英没想到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跑过来贺喜,难怪这么多人围在房子四周,。
也不知道二弟怎么打发这些人,她看着发愁。
赵林可不替王耀学担心,眼看周围人都和小伙子一个意思,他直接大声喊王耀辉的名字。
王家人少,哪怕买了几个下人,也没有专门能迎来送往的管事,很多事必须自已出面。
以前这些事都是兄弟俩自已做,但这次王耀学中举,王家族人再蠢也知道族里兄弟几个以后肯定会得势。
为了讨好王耀学,族里主动安排人当门房,替王耀学接来送往。
结果张氏不相信族人,担心他们收下不该收的礼,坚持要王耀文守在门房,遇到太贵重的礼物直接退回去。
赵林一喊,王耀文就听到了,让书童守好门,自已跑过来把赵林和王秀英从人群里拉进门。
外祖母是王家女的小伙子好奇打听:“哎哎哎,他是谁,为什么能带那俩人进去。”
有消息灵通人士马上嘲讽道:“这你都不知道,还说是王举人的亲戚。
那是王秀才,王举人的大哥,你们不是亲戚,怎么见面还认不出来。”
小伙子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反倒理直气壮回答外祖母去世太早,从没领着他拜见过王家长辈,他不认识王秀才多正常。
这话无法反驳,谁家没有几个见面不认识的远亲,万一王举人愿意认这门亲戚,他是来帮主家送礼的,不是来得罪人的,还是少说话。
王耀文把夫妻俩领进门就让他们自便,他还忙着,实在没空招待他们,大姐和姐夫也不算外人,不会挑他失礼的刺。
夫妻进门后才发现屋里人也不少,都坐不下了,很多年轻一点的都站着,不过这些都是王氏族里的晚辈,也不算客人。
很多人主动和夫妻俩打招呼,赵林基本不认识,王秀英也只认识几个,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看着眼熟。
王耀学正在应酬,夫妻俩也没有硬凑上去,而是走到张氏身边说话。
天大的喜事落到自家头上,张氏看着都年轻了十岁,脸上的笑容也是怎么藏都藏不住。
王秀英也很高兴,也就赵林还好一点,毕竟小舅子中举对他来说是好消息,同时也是压力。
以后更要有人说他吃岳家软饭了,什么事情都可找岳家解决。
他们只看到他吃软饭,却没看到他背后也有付出,每次赶考都陪着,真当赶考路上没有危险。
等王耀学送走所有客人,特意感谢赵林的时候,他是心安理得受着,这是他该得的。
听张氏说家里要摆三天流水席,他果断决定让王秀英和平安在王家住着,喝完喜酒再回家。
他就先回家,两家离得不远,他可以每天来回跑。
不回家不行,自家也有一摊子事,离了他很多事都没人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