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舅子都中举了,他要更努力赚钱才行,这样才能配得上王秀英,才不会有人说他是高攀了王家。
回到自家他想起来一件事,好像王家摆喜酒的日子和四毛的抓周礼是同一天,两边起冲突了。
这事得提前和三房说一声,他肯定不会缺席抓周宴,但是王秀英就没空过来。
赵大石得知王耀学中举,当还记得挑刺,他反倒调转头劝赵林去王家喝喜酒,不用担心四毛的抓周礼,不过是小孩子的事,哪能和中举的大事相比。
礼到就行,人到不到都行,讨好王家更重要。
不仅赵大石这个态度,其他人也都是这个意思,让赵林一定要讨好王家。
以前王秀英只是秀才的姐姐,现在是举人姐姐,万一王家对赵林不满意,想要把王秀英接回去怎么办。
赵家其他人的担忧并不是很稀奇的事,是大家听说过这样的事。
有人嫌弃女儿嫁得差了,让女儿和离后再嫁一个更好的。
不仅要讨好王家,还要讨好王秀英,可不能让有任何不满。
赵林自觉已经做得很好,村里哪个男人有他对媳妇好,结果他们还说不够好。
这是想让他当赘婿,各种跑舔王家,把王秀英当宝才行吧。
他会对王秀英好,但不会跪舔,对王家也不用各种讨好,以前是怎样以后还是怎样。
一家人很想敲开他的脑子,看看他哪里有毛病,可惜赵林说完就走,根本不给他们反应时间。
他这边还忙着,王家要摆酒,正好把酒窖里存的葡萄酒送一些过去。
王耀学倒没拒绝赵林这份心意,前几年都是自家喝,他中举了,以后姐夫在县城范围内也可以放心卖葡萄酒。
赵林根本没想过卖葡萄酒,他想卖方子。
卖酒能卖多少钱,没有足够的葡萄园,一年根本酿不了多少酒。
他送到王家的这批酒,已经把家里的存酒全部清空,再想喝只能等来年。
卖方子更省心,王耀学自然不会反对。
他觉得姐夫最好不要花太多心思做生意,商人重礼轻离别,他可不想大姐经常一个人在家。
赵林和王耀学说卖方子的事可不是征得他同意,而是想通过他寻找潜在买家,借他的口放出一个消息出去,有想法的人自然会找上门。
他也没想过弄什么拍卖的法子,那法子不适合他,敢竞价拍卖的人都是背后有势力的人。
王耀学中举也只能支持他稍稍大胆子一点,想要拍卖还是差一点。
他敢搞价高者那一套,其他人说不定会联合起来压价。
他又不贪心,简单方子都能卖钱,上哪找这样的好事。
这钱和白捡的没区别。
哈哈,等回头他努力多想一些方子出来,没钱的时候就卖一个方子,还种什么地做什么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