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五道佳肴在青瓷盘中次第排开时,满屋响起此起彼伏的吞口水声。
“这排骨……”一名中年食客突然噤声。
他齿尖刚破开酥壳,一股混合了陈皮香与蒜酥味的肉汁就喷溅在舌根。
邻座老人突然拍案:“怪哉!”
他颤巍巍夹起第二块。
最热闹还属潮式肠粉那桌。
绸缎庄李夫人用银箸尖挑着粉皮惊呼:“这米浆里掺了瑶柱碎吧?”
她身旁的小丫鬟却盯着肠粉皮上蒸笼竹屉留下的细纹发呆:“像小姐绣坏的鲛绡帐……”
她的话忍得众人一阵哄笑。
“都让让!”一名少女是直接上手抓了只芙蓉虾。
虾肉刚触到舌尖,她瞳孔猛地收缩,那看似清淡的雪白虾仁,竟在唇齿间爆出混着茉莉花香的咸鲜海味。
虾肉咽下后,喉头还浮着丝冰凉的甜。
“顾老板!”角落里传来带着哭腔的声音。
只见一小哥儿捧着半块咕噜肉,鼻尖沾着糖醋汁:“这个……这个酸甜酱汁我能打包吗?”突然哽住,低头猛扒米饭。
午时,青松书院那边却炸开了锅。
不知是谁从外面将揽月阁的宣传单带了进来,此时,学子们三五成群,手里攥着宣传单,议论纷纷。
走廊上、书斋内、甚至茅厕外,但凡有人聚集的地方,话题都绕不开那几句惊世骇俗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王维《使至塞上》)——这气象,这意境,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一名学子拍案惊叹,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
他何时才能作出如此佳作?!
旁边身着青衫的学子已经在摇头晃脑了,仿佛已沉浸在那壮丽的景色之中。
“啊,我明日也要去,听闻那揽月阁的摘星楼上,还藏着更多世间罕见的诗作。”
“这算什么?你们看这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出自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此等胸怀,若非圣贤,谁能写出?”
另一人激动得嗓音发颤,手指几乎戳破纸张。
“‘人间有味是清欢!’短短七字,道尽人生至味!”
“可这揽月阁到底是什么来头?竟能拿出这么多闻所未闻的绝句?”
“听说,是他们阁主偶尔在一书肆所得,是一本古籍……”
“古籍?怕不是哪位隐世大儒的手笔吧?”
“管他是谁写的!明日我一定要去揽月阁,亲眼看看这些诗的真迹!”
上午最后一节课钟声敲响,学子们匆匆归位,可今日的课堂却格外躁动。
平日里严厉的周夫子刚踏入书斋,便察觉到异样。
往常埋头苦读的学子们,今日竟三三两两交头接耳,桌上摊开的不是经义,而是一张张陌生的宣纸。
“肃静!”周夫子戒尺一拍,满堂瞬间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