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一战,诸葛孔明配合陈元龙,斩将夺旗,为我军在河南拖住了曹魏的汝南军。”
“而荆州虽遭此变故,但毕竟未丢。”
“可谓功过相抵。”
“不妨让诸葛孔明仍领荆州牧一职,教其戴罪立功。”
这话说的很冒险,毕竟诸葛亮险些丢荆州的罪过是很大的。
王朗说出这话,便是挑明了保住诸葛亮。
所以他也是在赌,赌自己揣摩对了圣意。
言罢,华歆连忙观察刘备神色。
刘备的性格是喜怒不形于色的。
饶是如此,华歆仍然感觉他跟王朗赌对了。
于是立即接话说道:
“王司徒所言极是。”
“今天下未定,各地州牧刺史不宜随意调动。”
“非是说我齐国法律不明,而是应当因时而变。”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待山河重整之后,再明法度不迟。”
“对对对,可令孔明戴罪留任。”
王朗躬身道,“王上另遣重臣协理政务即可。”
帐内突然静得可怕。
炉中炭火炸了个火星,惊得华歆袖中手指一颤。
他们这才发现,原来刘备案头早已备好两份诏书。
一份准辞,一份留任。
看来,刘备也怕自己乾纲独断,会招来巨大的压力。
才不得不向王朗、华歆两名重臣求援。
别看二人是后加入刘备的。
但他们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他们从来不是一方诸侯,更不隶属于一方诸侯。
两人一直行使的都是朝廷官职,以朝廷命官自居。
这就使得二人的“政审”非常容易过关,资历又高。
刘备这才能够轻松给到王朗三公级别的高官职位。
兼之其又是自己提拔起来,几乎是心腹一般的人员。
所以王朗、华歆也是绝对的“拥刘”派。
维护刘备的利益,就是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
“不瞒二位,如今国中弹劾孔明的奏章,似雪片般赍到寡人这里来。”
“他们都指责孔明的识人不明,要求寡人依律处置。”
“寡人如今也是难办呐。”
“所以才单独召汝二人过来商议对策。”
刘备向二人正式坦明心迹,他就是想保诸葛亮。
原因是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