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三兴炎汉正文目录_九二书院 > 第326章 刘备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第3页)

第326章 刘备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第3页)

一方面,由于河北势力过于强势。

刘备一直致力于搞南北均势。

所以当诸葛亮一经加入刘营,刘备就在他身上下注了。

又是给他封“琅琊侯”,又是力排众议,给他荆州。

又是给他黄忠、赵云帮他镇抚荆襄势力。

甚至还让帝国之壁的李翊出面当绿叶,给孔明当陪衬。

一切的一切,都是刘备为了捧诸葛亮,为了形成南北均势。

可以说,刘备在诸葛亮身上倾注了大量资源。

如果说因为马谡这件事,废了诸葛亮的武功,那刘备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此前的投入全部前功尽弃了。

刘备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培养诸葛亮。

已经年满五十的他,哪有精力再培养一个李翊的接班人起来。

当然了,要说历练,这件事确实是对诸葛亮很好的一次历练。

刘备也相信诸葛亮是真的能够吸取到教训。

但教训归教训,成长归成长。

因为此事,让诸葛亮留下政治污点。

那么即便诸葛亮未来真能顺利接李翊的班。

那么他也注定达不到李翊的高度了。

毕竟一出事,人人都可以翻旧账,拿这件事来做文章。

南北均势是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就相对来说比较偏个人感性了。

那就是对于李翊的接班人,刘备私底下是更喜欢诸葛亮的。

诚然,以齐国如今的实力,有太多候选人了。

但在这么多人候选之中,最令刘备喜欢的还是诸葛孔明。

因为在诸葛亮身上,刘备看到了李翊的影子。

随着李翊年纪的增长,刘备渐渐忘却了他年轻时那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模样了。

但见着诸葛亮时,刘备仿佛又回到了初遇李翊时的感觉。

这个年轻人跟他的丞相很像,谦逊、温润、高情商、有经纬大略。

简直是李翊的2。0版。

刘备已经尝过一次拥有李翊的甜头了。

那么他自然也想给自己儿子留一个李翊2。0。

他们这一辈的人,基本已经快完成了打江山的历史使命了。

剩下坐稳江山的使命,就是得交给下一代。

可既然如此,刘备却又为什么不愿意与李翊相商呢?

这还是刘备与李翊两人的立场问题。

不管两人关系如何好,如何信任。

但刘备毕竟是君主,李翊毕竟是臣子。

站在刘备视角,他可以凭借个人喜好,点名一个二代丞相来辅佐他儿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