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关羽、张飞、赵云、许褚算个什么东西?老子连你们一起打!
洛阳,南宫。
这日,早朝。
刘备端坐于座上,指尖轻叩案上名册。
今日乃茂才是验试之期。
刘备今日也是心血来潮,打算亲自考察一下自己手下的人才。
阶下跪着的青衫士子,正是幽州刺史王雄举荐的涿郡茂才崔和。
崔和年约三十,面容白净。
眉目间透着几分书卷气,却无半分干练之色。
所以诸子当中,刘备挑了他来考核。
“崔生。”
见刘备呼喊,崔和双手捧策,声音微颤:
“臣崔和,叩见陛下。”
刘备略一颔首,目光扫过他的策论,眉头微蹙。
“崔生,朕观汝之文,引经据典,辞藻华美。”
“然治国安民,非徒以文章取胜。”
“朕且问汝——”
他合上竹简,声音沉缓:
“若汝为县令,遇春旱无雨,百姓饥馑,当如何处置?”
崔和一愣,随即拱手答道:
“臣当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刘备目光微冷:
“仓中存粮几何?当放多少?如何确保不遭豪强侵夺?”
崔和额角沁汗,支支吾吾地答道:
“此……此事当依朝廷旧例,由县丞、主簿核算……”
啪!
刘备猛然拍案,震得茶盏叮当。
只见这位开国皇帝,龙颜大怒,厉声叱道:
“朕问的是‘汝’当如何!”
“一县之令,竟连仓廪之数都不知?”
“遇灾不谋,事事推诿,朕如何敢将百姓交予汝手?”
阶下众臣屏息,殿内一时寂然。
满朝文武,莫敢有发声者。
“这崔和是何人举荐?”
刘备出声问。
齐汉目前仍然沿用的是察举制的选官制度。
这毕竟是贯穿大汉四百年的祖宗之法,不可能马上更改。
刘备之所以选择要亲自考核诸子,也是对自己的子民负责。
毕竟察举制选出来的官员,那可是有着相当大的殊荣。
比如孝廉,基本上都要拜为郎官,也就是中央朝廷的候补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