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军司马费观率甲士三百,执赤旄节受降。
费观乃江夏本地人,为诸葛亮启用为军司马。
及午时三刻,诸葛亮乘素车白马入城。
城中父老箪食壶浆以迎。
吴将凌统捧南郡太守印绶出献,齐军鸣鼓三通,奏《常武》之乐。
齐吴双方正式完成江陵易帜。
诸葛亮也将荆州的州治迁至了江陵。
原来的州治在襄阳,迁至江陵其实也是想淡化荆州旧势力的影响力。
刘备知道后,当即下达命令。
让诸葛亮析南郡置江陵郡。
也就是把江陵地区单独划出来,设置一个郡,领编县、华容等七城。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帮助诸葛亮提高其在江陵地区的影响力。
然后上表,表奏诸葛亮为南郡太守,兼领军师中郎将,督荆南四郡。
可调武陵、长沙、零陵、桂阳等四地兵马。
当然,调不调得动另说,反正得先把权力下发下来。
刘备这一番操作,都是在对外对内宣告:
荆州地区,他已正式将之交给诸葛亮了。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拜诸葛亮为荆州牧?
因为此时的荆州牧是刘琦,虽然有名无实,但面子功夫还是要做足。
政治人物最忌讳的就是连“演都不演”了。
除了对诸葛亮进行政治上的安排以外,刘备又对诸葛亮予以了军事上的支持。
江陵郡设置好以后,刘备正式表后将军黄忠为江陵太守。
这一番操作,不单单是齐国唯四的四方将军之一,留在了荆州。
同时作为荆州人,又同为后加入的晚辈。
诸葛亮与黄忠都是火箭般飞升上来的。
不是两人没立过功,而是两人立得功不足以支撑他们做到如此高位。
刘备将这两个人安排在一起,就是希望他们文武合力,相互扶持。
对于黄忠这样一个土生土长的荆州人而言,半身已入黄土的他。
又何尝不想在晚年回到家乡度过呢?
更别说自己如今已是功成名就,在乡亲父老面前何等的风光?
所以,对刘备这个安排,黄忠极为高兴满意。
连连上表谢恩。
至于诸葛亮,他既正式上任荆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安抚原荆州老臣,同时提拔新人上来。
又聚集众文武,商议久远之计。
忽见一人上厅献策,视之,乃伊籍也。
“府君欲求久远之计,何不求贤士以问之?”
孔明问,“贤士安在?”
伊籍当即举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