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时空的碧潼战俘营和历史上还是有些不大一样的。
因为战俘人数变多了,所以在历史上碧潼战俘营的位置为中心,如梅花一样散落着五个战俘营。
因为是以碧潼为核心的,所以这五个都叫碧潼战俘营。当然,还有一点和历史上非常不一样。
不是这里修建的体育场更大更好,也不是战俘营数量更多。而是五个战俘营搞起了战俘工厂。
数万名战俘被组织起来参加劳动。在历史上之中是没有这样的。
因为在历史上之中中国和朝鲜更加困难。
因为空军支援不上,导致后勤接不上,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在本时空中,因为一开始朝鲜半岛的人民军就没有太过冒进…………
所以美军入朝后人民军的损失也比历史上小多了。
再加上志愿军有网咖开了各种技术挂和先知挂等等。
整个朝鲜半岛的形势比历史上好了不止一点半点。
所以苏联和中国援助的机械设备才能顺利进入朝鲜,并且在有效的防空火力保护下,让朝鲜半岛尽可能有支援前线的工业造血能力。
哪怕这个造血能力是有残缺的,但是有总比没有好。而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战俘工厂也就应运而生了。
毕竟好几万壮劳力放在这呢,不用就太浪费了。1951年圣诞节的时候,战俘工厂还只能算是各种小作坊的集合体。
但是现在过去了九个多月了,经过战俘们自己的建设,战俘工厂已经颇具雏形了。
被服厂、脸盆厂、水杯厂、挎包与鞋厂等等厂子也搞起来了。
这些工厂搞起来之后,这群战俘也就不无聊了。每天上班赚工分,赚到工分可以去管教那边兑换商品。
除了没有自由并且管的比较严格没私人生活之外,他们和生活在集体工厂的工人其实差不多。
这种生活给正经的工人过,那自然不算是好的。但是给战俘们过,那当真是世上罕见了。
别看什么战争法、什么战俘人权条约等国际法律推出来这么久了。
但是这世上有什么国家遵守过啊。保不齐中国是唯一遵守,并且按照这个条约来对待战俘的。
而现在,这样唯一一个可以通过严守战争法和战俘条例的战俘营静静的等待着它们的第一批国际媒体客人。
四十多名国际媒体代表,中、苏、法三国大学生代表都踏上了朝鲜半岛的领土。
这其中发生了两个小插曲,第一是朝鲜方面得知中苏法三国大学生准备进行运动比赛后。
他们也紧急挑选了国内的大学生搞了体育队。
毕竟朝鲜是地主啊,要是这种事情都不参与的话,那这个地主就显得太惨了。而且朝鲜也是有大学的。
被炸之前的平壤大学其实办的很好,至少不会比新中国办的哈工大差。
只是平壤被美国攻陷后,平壤大学遭受了严重的损毁。校舍被破坏还是小事,关键是其中很多珍贵的器械和书籍遭受损坏。
尤其是很多平壤大学的教授、教员们遭到了南伪军的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