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老百姓来说,日子只要越来越平稳的过就好了。
他们才不管什么国际大事不大事的呢。只要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头就好了。
1970年的夏天,在苏联又工作了好几年的葛丹终于结束了他的工作期。准备带着老婆孩子回国了。
从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一个在1950年还要靠偷同村家里的兔子打牙祭,时不时偷人点剩饭填肚子的家伙。
一个在寿县看着人家钢铁厂工人早饭能吃豆浆油条而羡慕的流口水的家伙。
一眨眼已经是二十年过去了。当初那个有些流里流气的村熘子,现在也已经长成了一个昂藏七尺顶天立地的中国工人了。
他带领的施工队,帮助苏联假设了一条横跨苏联东西向的网路。工程干了五年,他也该回去了。
“工作任期到了,真的不打算再续了?”项目部的经理有些舍不得放走这个技术骨干。葛丹带人的技术不错的。施工也是一把好手,走了太可惜了。
现在已经蓄起一把络腮胡子的葛丹摇摇头道:“不续了,现在在苏联工作的工资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而且算一算我离家都已经十多年了。”
“再不回去,我都不知道咱还算不算中国人了。所以这次还是回去吧,不在外面干了。我和我家乡的老叔已经打好商量了,回去了也有个工作岗位给我。”
项目经理听到这里点点头:“是啊,现在来苏联务工挣钱的不如十年前那么多了。毕竟国内现在发展的越来越好了。在国内城市里有个正经工作岗位的,未必能看得上来苏联务工吃苦赚的这些钱。现在咱们招人越来越只能往贫困地区找咯。”
项目经理说道这里,忍不住叹息一声。
但是葛丹却哈哈一笑:“那是好事啊,苏联的基建还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口。咱们中国的一些地区富裕了,但是还有一些地区贫穷啊。把贫穷地区的老乡拉过来挣钱,他们挣钱了带回家,刚好把他们贫穷的老家也发展起来,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项目经理听着这话一愣,随后哈哈大笑:“你这事把苏联同志当羊毛薅啊!”
“怎么能这么说呢,咱们这叫双赢!”葛丹哈哈一笑。
和项目经理交接完工作,去财务那边结完工资之后。葛丹就要上交他的工作证等各种证件了。
说起来有些不舍,但是这就是生活,是个人命运的走向。
十多年前,葛丹用一纸合同来到了万里之外的苏联,现在这合同到期了,他也该回去了。
他略微有些感叹和不舍,但是这种感情只是一瞬。因为他知道现在的国内发展的更好,虽然他已经有好多年没回去了。但是他相信自己老叔彭学武给自己写的信。
人家现在可是镇委书记,还能骗自己?他天天催着自己回去呢。自己有焊接的技术,这些年铺设网线架构设备又学了很多新东西。镇上的电线厂刚好缺少自己这样的人才呢。
不过在葛丹即将离开的时候,一些相熟的工友来找他。就一个请求,帮他们把信带去国内邮寄。
因为国际信件寄的很慢,葛丹过几天就回国了,比邮递走的快多了。等葛丹到了国内在找个邮箱把他们的信件给邮递了,他们能节省不少时间。
当然,最快的方法是拍国际电报。但是他们舍不得。国际电报价格太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