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里和葛丹关系很好的那个工程师感叹道:“哎,要是中苏两国的网络能全程并网就好了。那样交流起来就不那么费劲了。”
葛丹却道:“不是听说快了吗,好像就最近俩月,北京和莫斯科就要直接通网,苏联民用网络和中国民用网络就要合并了。”
工程师点点头:“是啊,是啊。不过可惜咱们现在工地附近,也没有咱们可以用的电脑和网络设备,不然我应该能给北京老家的亲人发信息了。”
“李工,这并网了之后,也就是你这种来自大城市的人有好处。要是和我一样乡下来的,还是要靠电报和信件啊。”葛丹摇摇头。
对此,李工倒是没说什么,他挑挑眉道:“嘿嘿,葛丹你是彭家镇的吧。”
“是啊,怎么了?”
“没啥,你回去就知道了。咱们国内的某些东西的发展啊,和苏联不一样。你回去就知道了。”
李工嘿嘿的笑着,也不说清楚。只说等到他回国了到时候邀请葛丹一家去北京玩。
不过葛丹可能等不到李工的邀请了。因为他这次回国就已经准备好了,要去北京好好的玩一玩。玩
不因为别的,只因为这次回国,葛丹和卓雅已经准备好不坐那个摇摇晃晃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火车了。
虽然说这些年中苏不断的返修和新建西伯利亚大铁路,让铁路运力不断的提升。
但是长达十几天的火车旅程还是很折磨人的。
所以,葛丹和卓雅准备体验一种全新的旅行方式:坐飞机!
葛丹和卓雅结婚的这些年,卓雅基本上都是住在父母家。因为葛丹的工作状况就是到处跑,一个月能挤出四五天在家就不错了。
还好,葛丹还是很负责的,至少金钱上没亏待卓雅母女。不然卓雅的老爹脸色肯定会很难看。
而现在葛丹要带着女儿和外孙女以后都定居去中国了。老俩口都有些不舍得。
当天晚上卓雅和葛丹小别胜新婚之后,她拥着他说出了老俩口的不舍。
葛丹思考过很多次了,他这次开口说道:“我一直觉得,要不然咱们把父母都接到中国一起去。我是孤儿,父母早亡。这些年岳父岳母对我和对儿子没什么区别。他们也退休了,把他们一起接到中国去养老吧。苏联太冷了,岳父现在冬天抗过冬用的燃料也越来越吃力了。”
“咱们也让他们选择在中国生活养老一段时间吧。”
夫妻俩很认真的思考了在这个问题,并且和老俩口开完会之后确定了。要把他们一起带回中国。而这方面的协调工作,葛丹又只能厚着脸皮求彭学武协调了。
对此彭学武的回话倒是很快,一封国际电报拍过来就一个字:可。
而葛丹带着一家人前往哈巴罗夫斯克这个远东大城市(有七十多万人口),在这里他们准备搭中国第一家航空公司中国人民航空公司的飞机,从苏联直飞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