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火机的火苗跳动,他看见自己手背上被棉铃划出的血痕已经结痂。
“棉花要采多久才能完?”
他吐出一口烟圈,看它被晚风吹散。
老周眯着眼数了数日子:“全部整完得11月下旬喽。”
他突然凑近打量杨晟,“小夥子香港人?口音听着像。”
“是,香港人。”
杨晟笑了笑,发现两个酒窝的位置晒得黝黑,摸上去刺啦啦的疼。
他望着远处连绵的棉田,想起维多利亚港的霓虹——那里现在该是华灯初上的时候吧?
“瞅见西头那排白杨没?”
老周用菸头指了指。
暮色中,笔直的白杨像一排列队的士兵,树梢上挂着几颗孤零零的棉铃。
“底下埋着第一代采棉机,85年苏联货。
老周啐了口痰,“履带都锈成棉铃壳了,当年可是咱农场的宝贝疙瘩。”
杨晟沉默地听着。
夜风裹着柴油味从棉田深处飘来,混着泥土和枯叶的气息。
他掐灭菸头,火星在鞋底碾出焦黑的痕迹。
这时小赵拎着手电筒走来:“杨哥,要做夜间巡检了。”
“我跟你去。”
杨晟拍拍裤子站起来,顺手抄起靠在墙边的运动摄像头。
取景框里,他们的身影在棉田垄沟间起伏,像浪里行舟。
“现在不用守夜了。”
技术员调试着云台上的红外摄像头,显示屏亮起幽幽的蓝光,“去年植保无人机逮到过野猪群,好家夥,十几头呢。”
“会有狐狸吗?”
杨晟突然问,镜头扫过远处黑黢黢的胡杨林,“我前天在戈壁滩见过骆驼,双峰的。”
技术员笑了:“戈壁滩狐狸多的是。
见过野狼没?”
见杨晟摇头,他指向更远的黑暗,“等你们到胡杨林,或者克拉玛依油田区,那才叫多。
半夜里眼睛绿莹莹的,跟鬼火似的。”
杨晟没说话。
他调整焦距,让镜头对准天边的银河。
第86章
星光落进取景框的刹那,他很想念香港的万家灯火,更想念某个人的体温。
摄像头忠实地记录下这一刻的静默,连同他微微发抖的呼吸声。
再次回到平房,杨晟发现帕提古丽正用他的笔记本计算机视频通话。
显示屏里的小男孩用汉语喊:“奶奶,我们学校收到你寄的棉花了!”
老人得意地戳戳杨晟:“看看,上海小朋友拿我的棉花做航天服模型呢!”
夜幕低垂之时,节目组下达了次日的使命:亲身参与棉种筛选的实践环节。
杨晟在充电台灯下翻看今天的笔记,突然发现棉兜里多了串烤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