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谬误[刑侦 > 第68章 插叙1(第1页)

第68章 插叙1(第1页)

秦文月向来更喜欢自己原先的名字,她觉得自己理当姓秦。这样她便可以为自己生性中带着的残忍与冷漠找到一些血脉上的渊源。

人的出生决定了人的许多。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这个“出身”指的是父母、家庭、环境、成长条件。

但很早,早到秦文月还不理解基因指的是双螺旋结构的遗传信息蛋白时,她就知道,这个“出生”,指的是“血脉”。

不然为什么她那个天生高度近视的哥哥,要一次次撞得头破血流地来花园里找自己呢?

不然为什么她从来不懂得父亲的谩骂母亲的冷漠哥哥的血泪,到底是为了谁呢?

她见过玻璃的时候就想明白了一种关于光的悖论:光为何能穿透玻璃,玻璃为什么是透明的,它为何分隔了具体的事物,却又为何分隔不了光线?她应当是被罩在玻璃里了,光能照进来,她能看出去,也仅此而已,她碰不到这个世界。

她好像知道父亲的眼神从未落在自己身上,她察觉母亲温和的眼眸穿透自己落在别处,她遗憾哥哥的眼睛要透过厚重的镜片才能落在自己身上,一重玻璃叠加上另一重玻璃。

世界,滑稽可笑。

她后来学会了看书,书里教了很多办法让她感受这个世界。

她很认真地去学。她扯落蝴蝶的翅膀,用指甲刮下上边的鳞粉,惊喜地发现那像是六边形的雪花;她剖出青蛙的心脏,最亲密地感受生命的跳动,并发现了死亡的具象。

书里想要教会她感受这个世界的生机,她却趁机发现了世界中无处不在的死亡。

后来,她就跟着妈妈走了,走的时候好像有人在送她,但她不记得那是谁。

后来,妈妈说工作忙,说她可以去学校,住在学校里。

她觉得学校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大家都沉默寡言,没有人接近过自己,哪怕只是接近自己的玻璃。她还找到一个学校的好地方,这里没有随处可见的眼睛,这里还没有灯。这里是被称为旧实验楼的地方的后边围墙边上,一块小小的空地。

这里无人往来,万物自然涨落。

但有一天,她发现别人也注意到了这片净土。

她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婴儿,可能死了,可能没有死。

但应该是刚出生的。

这刚出生的腥味是很招蚂蚁的,也可能是别的什么虫子。

她于是蹲下身来,在那聚精会神地看,看虫子如何搬运食物。她甚至抽空演算了一下,长猪尾巴的男孩要是被蚂蚁啃得仅剩一张皮可能需要多少小时①。

对了,南美跟这里的气候条件不同,马孔多的蚂蚁前颚会巨大些吗?

她一直看到寝室要关门才回去,此后对人的死亡也失去了兴趣。

后来,大约过了三天,一个女生离开了学校,再没回来。她记得那个女生的,那个女生从来不说话,总是呆呆地坐着或者站着。她那天还看到好些穿着深色衣服的人鱼贯而入,又排着队离开,像搬运食物的虫子。

那时起,她开始想,或许,人的死亡跟蚂蚁的死亡并无太大区别,故而杀人本身并不好玩,但或许,杀人的人还算好玩。

*

某一年起,铺天盖地的关于特长者现象的描述、研究、争论像一场旋涡,将每个人裹挟卷入,但她是无动于衷的,毕竟玻璃外的世界从来跟她无关,而且她早就发现,世界滑稽可笑。

直到她的哥哥,忽然又一次,奔到她面前,他的眼睛前面早就没了厚重的玻璃,可这一次,她感受到哥哥眼中那种从未有过的,极其热切的光芒,这光芒竟然让她的心脏第一次察觉到刺痛,好像连一直罩着她的玻璃都能穿透。

于是她说,“哥哥,我觉得你跟从前不一样了。”

“是,对的!”秦武阳的眼中透出惊喜,“妹妹,你看得出来对吗?是我,是我啊,我从另一个世界回来,来救你。”

我无需人来拯救。她想。但她笑得灿烂,这种灿烂是曾经她对着毕业照学的,她说:“太好了。”

太好了。她找到了同类,无论是从哪个世界而来。

世界,荒谬但有趣。

*

从此她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模仿常人。

她最先模仿的是妈妈。这很简单,只要学一些温和的笑就可以了。然后她模仿接触过的每个人,学她们如何与人交流,学她们表现出爱或者恨。她决定开始学的时候就学得很快很好,可能是奖励她学得很快很好,她从学校毕业了,到了一所熙熙攘攘的高中。

她从此明白了世界运转的法则,于是就学会了躲藏在世界之中,为自己的同类,为她的哥哥,寻找解密世界的钥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