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如此,但又用一门新的语言进行文学创作,他真的能够写好吗?而且俄国人向来都有学法语的传统,法语水平高深并不奇怪,但俄国人什么时候又对英语感兴趣了?”
“用英语这种劣等语言是创作不出好作品的!”
“那你希望他留在巴黎继续进行创作?”
“。还是让他走吧!要是让他再待上一阵子,他说不定真要爬到更多人的头上去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米哈伊尔的成功确实让巴黎文化界的不少人感到难堪,毕竟法国作为欧洲世界的文化中心,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欧洲的艺术、时尚和思想之都,并且自带一种“权威性”和“先进性”,代表着最新的潮流。
结果事到如今却是一个俄国人想在巴黎掀起新的艺术潮流了
这样的人最好还是有多远就走多远。
而在这些声音中,巴尔扎克的视角显得颇为特殊,差不多就是在米哈伊尔跟巴尔扎克的一次会面中,巴尔扎克在得知这件事情后便有些嫉妒地说道:
“米哈伊尔,这样的话你岂不是能跟伦敦本地的出版商签上合同?要是你写的英语卖的也不错,那你岂不是能收到两个国家的稿费?你在俄国赚钱还不满足,还要来法国赚钱,现在又要去英国赚钱了!”
对于这种话,米哈伊尔只能是摊了摊手,然后安慰巴尔扎克老师道:“我在英国不一定能够成功,只是一次尝试吧,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就不得不离开了。”
巴尔扎克:“。”
你最好是
尽管巴尔扎克并不看好米哈伊尔的英国之旅,但他还是决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关注一下米哈伊尔在英国的消息。
虽然他现在对米哈伊尔这个年轻人的观感还不错,但说句老实话,比起米哈伊尔的成功,还是米哈伊尔的失败更能让巴尔扎克感到心里暖暖的。
而且比起写,还是跟我合伙一起做生意才更容易发财!
就这样,随着各种事情的发生以及时间的流逝,没过多久,时间便来到了米哈伊尔将要前往英国的这一天。
米哈伊尔在巴黎正式的第一站是老裁缝奥利维尔的裁缝店,而在米哈伊尔离开巴黎的这一天,他同样来到了老裁缝奥利维尔这里,只不过地址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地址。
而对奥利维尔来说,这段时间的生活简直就跟做梦一样,先是接二连三地接了好几个报酬丰厚的订单,紧接着便是那位频频在报纸上出现的米哈伊尔先生邀请他来一家新的裁缝店工作,工资对于奥利维尔来说更是极为丰厚。
在权衡了一番利弊后,奥利维尔最终选择相信那位温和而有力量的先生,而这一次的话,他显而易见的赌对了,那位先生让他帮忙制作的奇怪衣服竟然真的越来越有市场,而且无论是哪个阶层的人似乎都有购买的意向。
贵族们为了时髦,商人们为了体面和舒适,一些稀奇古怪的艺术家们则是为了表明他们对那位米哈伊尔先生的拥护
当然,为了应对不同的人群,材质和价格肯定还是要有区分的。
对于奥利维尔来说,最大的改变无疑还是经济上的变化,可以说,他此前的一切损失几乎都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挣回了大半,原本随时可能会破碎的家庭一下子就迎来了光明的未来。
因此当米哈伊尔重新拜托奥利维尔制作一套有点古怪的衣服后,奥利维尔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而今天便是米哈伊尔验收的时间。
在看到米哈伊尔满意地点了点头后,奥利维尔无疑是松了一口气,而米哈伊尔在将这身衣服放到旅行箱后,也是笑着对奥利维尔说道:
“接下来我应该会在英国待上一段时间,店里面的很多事情都要麻烦您了。”
“这是我应该做的。”
奥利维尔连忙点了点头的同时,也是好心提醒道:“对了米哈伊尔先生,如果您的这身衣服是要在英国穿的话,或许还是有些单薄了,我建议您在里面加一些衣服或者是穿别的衣服。”
“感谢您的提醒。”
随着冬天的临近,米哈伊尔当然已经感受到了气温的变化,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在英国顺便cos一把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