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小灶也不是谁都能消化的
下午,安文逸如约前往刘夫子的正谊斋学习。
对于《声律启蒙》这部分,安文逸就很不擅长了,毕竟现代人,若不是真的感兴趣去研究,是真的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到对仗、音韵、意象积累的知识。
再加上学了不怎么用,现如今安文逸能记得的只有‘平仄平平仄’这点儿东西了……
毫不夸张,这节课安文逸是在夫子全程嫌弃的目光中度过的。
刘夫子倒不是真的嫌弃安文逸的学习进度,毕竟比起她人,安文逸还是有点儿天赋在的,但对比起刚刚吃茶时刘夫子的炫耀,安文逸学习《声律启蒙》的进度真的有些拉胯。
因此,刘夫子满怀无限期待的迎来了“有点天赋但不多”的安文逸……
课程结束,安文逸在刘夫子恨铁不成钢的眼神中极速逃离。
期望太多也是会压死人的,更何况哪儿有人十全十美的,我敬爱的夫子,请您收敛一二您那沉重的爱。
回到斋舍,其她几人也已经回来了。
连续两次最后一个,让安文逸不得不升起一个怀疑:她,现代三好学生,不会是被老师留堂了吧?
这会儿斋舍的院子里已经摆好了两座席面,不过一桌坐着书院学子,一桌则是她们分别带进来的人。
承平书院允许每个学子带一位书童进入,一开始这个名额只有家里有些私产的人用,那些农家子弟光是供自己读书销用已经很吃力了,自然不会花这个闲钱请一名书童,所以她们的名额也就浪费掉了。
后来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富豪开的头,从寒门农家子弟那里买去了这个名额,把自己家里有读书天赋但暂时考不上承平书院的后辈带入了书院。
虽然是以书童的名义进的,但是夫子讲课时也没有禁止她们旁听,只是要辛苦些,可能没有位置坐而已。
放好东西,净了手,安文逸也不客气,大方就坐。
在夫子那里动了太多的脑,她早就饿得不行了。
人齐了,作为聚会组织人孟则怀端起茶盏,先开了口:“来,大家天南地北聚在一起也不容易,今日以茶代酒,愿我等皆能如愿以偿。”
这话说得人高兴,辛辛苦苦进入承平书院不就是为了心中那点念想嘛。
四人举杯,不过是一杯清茶硬是喝出了对瓶吹的架势。
有了这个开头,气氛热络了几分。
她们都是今年进来的新生,又开学没几日,大家都忙,这还是她们第一次聚在一起说话。
通过交谈,安文逸也了解到三位同窗的状况。
舍长孟则怀农家出身,但凭着不错的学识也攒了不少家底,没有时下大多数读书人的清高,为了养家也脱得下长衫。
她也是几人中唯一一个卖了名额的人,不过是卖给了同族一位族婶的孩子。
能成为两个家世不错的人认可的舍长,显然有些本事。
湛楚风则是出身商贾,为人风流、整日没个正行,但人虽然看上去不正经,但读书还是极为刻苦的。
胥翰宇同样出身商贾,但来自边陲,行事作风一板一眼,光是看面相,就能看出是个严肃的人,和同样出身的湛楚风形成鲜明对比。当然,这位同窗的身材也是碾压人的存在。
第7章小灶也不是谁都能消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