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暴烈的钢火
在开完这个技术会议之后。
陈常在就几乎住在了冶炼铸造厂里了。
他自己的窑洞,除了回去换一下衣服之外,就根本不在那里住。
不过他到现在,不算那一套棉衣的话,也不过就只有两身衣服而已。
他五六天才回去一次,把换下来的衣服交给王玲给洗一下。
又是半个多月接近二十天后。
铸造锻压机大件的准备工作才算是彻底的完成了。
整个铸造工地,都是围绕着最中间的三个铸造地坑排列的。
在大型工件铸造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地坑铸造。
就是在地上挖出来一个大坑,把模具沙箱埋在坑里。
上面只露出进液口和排气孔。
若是有需要在下部排气的铸造件,也会通过管道连排气。
把一个管道埋在地下,一头连在模具的排气孔上,一头露出地面。
使用地坑铸造大型工件,是因为当几十上百吨的钢水进入模具之后,会产生巨大的内部压力。
如果只是用沙箱的话,根本就束缚不住这巨大的力量。
而后果就是爆箱。
所以当把模具沙箱放入地坑里,四周用黄土紧紧的压实包裹住了沙箱后。
那么模具内部的压力就会传导给地面和四周的坑壁。
这样的情况下,只要不是铸造时因为进入杂质或是水汽造成炸箱。
那内部缓慢的静压,怎么也不会突破大地的束缚。
在地坑的周围,是铺设的轨道。
这些轨道将会承载着,沉重的钢包输送车,把钢水从炒钢池中,送到地坑周围的模具浇铸口边上。
然后通过翻转钢包,把钢包里的钢水倒进铸造进液孔。
这些轨道的另一头,是距离地坑并不太远的呈三角排列的九个大型炒钢池和它们后面的土高炉。
在现在的条件下。
为了铸造这一个只有十几吨重,在后世看来不过就是个小家伙的铸造件。
陈常在他们却摆出来了这么大的阵势。
也算是一种无奈吧。
如果是在后世,制造一个一百五十吨的锻压机,根本就不需要搞什么铸造件。
除了底座,有的厂家可能会用铸件之外,剩下的都可以用焊接件来代替。
但那是在有着全套工业配套的情况下,才能做到的事情。
在现在的条件下,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看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已经慢慢的变成了红色。
很快漫天的朝霞就染红了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