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大案要案纪实录 > 第253章 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跨国杀人案(第2页)

第253章 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跨国杀人案(第2页)

3月17日,44岁的艾米拉·古申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遭到袭击。巴哈迪尔在审讯时交代:“杀这个人的时候,我想学会如何用一刀就能杀人。我拔出刀向她砍去,但是没有成功,所以就又重复了一次动作。当她的鲜血从伤口喷涌而出时,我感觉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他没有抢走任何财物,纯粹为了杀戮而动手。

4月4日,34岁的糖果售货员娜塔莉亚·叶尔吉娜成了下一个受害者。当时她刚锁上店门,正准备去车站接女儿。巴哈迪尔从背后偷袭,刀刀致命。“她是一个有着蓝眼睛、金头发的女郎,我甚至都没有和她说话就杀掉了她,当时她流了很多血,我不记得自己捅了她多少刀了。”他事后对警方说。

4月5日,53岁的医疗用品店员工伊琳娜·切卡诺娃在店里遇害。巴哈迪尔走进店里,本想假装买东西伺机抢劫,却觉得伊琳娜“用不友善的目光盯着他”,当即掏出刀砍了七刀。这一次,他什么都没拿,转身就离开了现场,留下满地狼藉。

短短半个多月,莫斯科接连发生三起命案,受害者都是独自出行的女性,作案手法相似,警方很快将案件并案调查。他们调取了案发地周边的监控,虽然没能拍到清晰的面部,但捕捉到了凶手的衣着特征——一件黑色夹克和深色牛仔裤,与基辅警方描述的嫌疑人特征高度吻合。

4月8日,巴哈迪尔的生日。他走进莫斯科一家成人用品店,打算用杀戮“庆祝”自己的生日。28岁的店员尤利娅正低头整理货架,听到脚步声抬头,刚要开口询问,就看到巴哈迪尔掏出了刀。她来不及尖叫,就被刺中了胸口,连续二十刀后,尤利娅倒在血泊中。巴哈迪尔席卷了收银台里的现金,还顺走了一个自慰器,转身走出店门。

他没注意到,店铺屋顶的监控探头正对着收银台,将他的一举一动都记录了下来。监控画面清晰地拍到了他的面部特征,这成了警方破案的关键线索。

五、基辅餐馆的最终抓捕

4月9日清晨,莫斯科警方通过监控录像锁定了巴哈迪尔的身份。经查,他是乌兹别克斯坦公民,无业,此前在莫斯科有过盗窃前科。警方立刻发布了全国通缉令,并联系了周边国家的执法部门,提醒他们留意巴哈迪尔的行踪。

此时的巴哈迪尔已经意识到情况不妙,他卖掉了抢来的金首饰,买了前往基辅的车票,打算再次逃往乌克兰躲避风头。4月14日,他抵达基辅后,住进了火车站附近的小旅馆,随后拿着从娜塔莉亚·澳普琴科身上抢来的手机,去街头的充值点缴费。他不知道,这部手机的IMEI码早已被基辅警方录入系统,一旦产生通信活动,就会触发定位警报。

充值点的老板刚输入手机号,警方的警报系统就发出了提示。接线员立刻通知附近的巡逻警力,描述了充值点的位置和嫌疑人特征。十分钟后,两名便衣警察出现在充值点门口,看到巴哈迪尔正拿着手机核对充值金额,当即冲了过去。

“不许动!警察!”便衣警察亮出证件,一把按住巴哈迪尔的肩膀。巴哈迪尔挣扎了一下,看到周围已经围上来更多警察,便放弃了抵抗,脸上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带着一种诡异的平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警方随后在他的旅馆房间里搜出了作案用的折叠刀、抢来的现金和尤利娅店里的自慰器。在审讯室里,巴哈迪尔没有任何隐瞒,一五一十地交代了自己在三个国家犯下的所有罪行。“如果今天你们没抓住我,我还会继续犯罪,本来我今晚就计划要去杀一个人,之后也不会停手。”他坐在审讯椅上,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别人的事。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杀害这么多无辜女性时,巴哈迪尔提到了对妻子的猜忌,还承认自己从小就对女性感到厌恶。但对于法医鉴定中明确的奸尸情节,他却始终拒绝承认。“我只对最后那个女孩有点悔意,杀她那天是我的生日。”他轻描淡写地补充道,眼神里没有丝毫愧疚。

六、三国审判与终身监禁

2016年2月,乌克兰基辅法院率先对巴哈迪尔进行审判。法庭上,检察官出示了监控录像、作案工具、受害者遗物等大量证据,还有卖花人的证词和法医鉴定报告。面对铁证,巴哈迪尔当庭承认了自己在乌克兰犯下的两起谋杀和一起抢劫罪行。

2月18日,基辅法院作出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判处巴哈迪尔无期徒刑。庭审结束后,受害者娜塔莉亚·澳普琴科的女儿在法庭外痛哭:“他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我的妈妈再也回不来了。”

2017年5月,根据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引渡协议,巴哈迪尔被引渡到俄罗斯受审。俄罗斯政府为他指派了公益律师,律师曾试图联系他的家人和朋友,希望能找到一些对他有利的证词,却得到了一致的评价:“巴哈迪尔从来就是一个残忍好斗的人。”他的儿子和亲兄弟都表示,从小就害怕他,因为他经常无故殴打家人和邻居。

在俄罗斯的庭审中,巴哈迪尔同样坦然承认了自己在莫斯科和莫斯科郊外犯下的五起谋杀罪行。2017年8月,莫斯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他无期徒刑。法官在宣判时说:“这是一起极其残忍的连环杀人案,受害者多达七人,凶手毫无悔意,必须予以最严厉的惩罚。”

2019年3月,巴哈迪尔被从俄罗斯引渡到乌兹别克斯坦,接受最后的审判。乌兹别克斯坦检方指控他犯有三项故意杀人罪和两项强奸罪,其中包括那起骇人听闻的斩首案件。庭审现场,受害者家属情绪激动,有人举着亲人的照片痛哭,要求判处他死刑。

但根据乌兹别克斯坦当时的法律,死刑仅适用于恐怖主义等特殊犯罪,故意杀人罪最高刑罚为无期徒刑。2019年6月,塔什干法院作出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和强奸罪判处巴哈迪尔无期徒刑。至此,这个跨越三国、杀害十人(另有一人被袭击未死亡)的连环杀手,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如今,巴哈迪尔在乌兹别克斯坦的一所高安全级别的监狱中服刑。据狱警透露,他在狱中表现平静,很少与人交流,偶尔会向狱友炫耀自己的“作案经历”。而在俄罗斯、乌克兰和乌兹别克斯坦,那些受害者的家庭永远失去了欢笑,三国警方为侦破此案付出的努力,也成了国际司法合作的典型案例。街头的监控探头依旧运转,巡逻的警察脚步不停,只是那些曾经被阴影笼罩的角落,再也没有人愿意轻易提及那个名字——巴哈迪尔·马贾库博夫。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案要案详情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