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满释放后的"华丽转身"
1990年初,34岁的刘和平站在稗荆街头,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却充满了迷茫。两年前,他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刚刚刑满释放。此时的他,无业游民一个,没有学历,没有背景,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他完全没有头绪。
刘和平是个不甘平凡的人,即使在监狱里,他也没有放弃对"成功"的渴望。他在狱中仔细观察和研究那些"成功人士"的言行举止,琢磨着如何才能在出狱后重新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他发现,人们往往容易被头衔和身份所迷惑,于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形。
出狱后,刘和平开始频繁出入各种社交场合,利用自己能言善辩的口才和敏锐的洞察力,逐渐在一些高端圈子里崭露头角。他刻意模仿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的穿着打扮和言谈举止,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有背景的人。他深知,要想真正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就必须拥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身份。
1994年,刘和平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他开始向周围的人宣称自己是沈阳军区的干部,后来又说是上面办公厅的工作人员,甚至还自称是副局长。他的身份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难以分辨。他特别擅长在谈话中不经意地提到一些高层领导的名字,仿佛自己和他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让自己的身份更加"真实",刘和平特意制作了一个精美的电话本,里面记录着一些高级官员的名字和电话号码。实际上,这些号码大多是他从各种渠道收集来的,或者干脆就是他自己编造的。但每次他拿出这个电话本时,都会引起周围人的惊叹和羡慕。
刘和平知道,光靠嘴上说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一套完整的官方档案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于是,他开始寻找能够帮助他伪造档案的人。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结识了一位时任总参管理局局长的重要人物。刘和平像一块牛皮糖一样,紧紧地粘着这位局长,陪他钓鱼、喝酒,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
有一天,刘和平假装很苦恼地对局长说:"我的个人档案在部队期间不小心丢失了,现在办事特别不方便。"局长听了,很同情他的遭遇,于是利用自己的职权,为刘和平办理了一套JF军总参管理局副局级干部的全套资料。有了这套假档案,刘和平感觉自己终于有了"合法"的身份,接下来就是如何利用这个身份来获取更多的利益了。
二、"京官"空降柳州
1995年5月,刘和平带着他精心伪造的身份和档案,正式以"挂职干部"的身份来到了广西柳州,担任市委副书记。这一年,他刚好34岁,成为柳州历史上最年轻的市委副书记之一。
刘和平的到来在柳州官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毕竟,一个从稗荆来的年轻副局级干部,背景神秘,来头不小。大家都在猜测,这个年轻人到底有什么来头,是不是某个大领导的子弟,来柳州"镀金"的。面对这些猜测,刘和平总是神秘地一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刘和平到柳州后,很快就开始展现出他的"工作能力"。他首先从整顿会风纪律入手,对那些开会迟到、打瞌睡的官员毫不留情地进行批评和处罚。不少在官场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老资格官员,因为开会迟到,被这个年轻的副书记当众训斥,有的甚至被停职写检查。
这一做法在官场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很多官员都在背后骂他是"刘疯子",但在老百姓中间却赢得了不少支持者。毕竟,长期以来,官员们开会迟到早退、打瞌睡、开小差等现象已经成为常态,老百姓对此早就怨声载道。现在终于有人出来整治这种不良风气,老百姓自然拍手称快。
会风整顿初见成效后,刘和平又把目光投向了柳州迎宾馆的公车占道问题。柳州迎宾馆是当时政商名流出入的重要场所,门口的公车常年乱停乱放,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老百姓对此意见很大。但由于这些公车大多属于各级领导干部,所以一直没有人敢管。
刘和平决定拿这个问题开刀。他采取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只要发现有公车乱停乱放,就派人把车牌摘下来,然后让车主写一份3000字的检讨,亲自来领车牌。这一做法果然奏效,很快,柳州迎宾馆门口的交通秩序就有了明显改善。
更让人震惊的是,有一天,刘和平竟然连市书记刘知炳的专车车牌也摘了下来。市书记的专车被摘牌,这在柳州官场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一时间,整个柳州官场都在议论纷纷,大家都在猜测这个年轻的副书记到底有什么背景,竟敢如此大胆。
刘和平的这些做法虽然在官场内部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在老百姓中间却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很多人都称他是"青天",是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官。在柳州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年轻的副书记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代言人"和"保护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改革者"的真面目
尽管刘和平在柳州的表现赢得了不少老百姓的好感,但他的一些行为还是引起了一些官员的怀疑。有一次,柳州市教育局组织了一次教育系统的考察活动,刘和平得知后,认为这是公款旅游,对时任教育局长破口大骂。训斥结束后,教育局长竟然被气得住院了。
还有一次,在一次教育系统的会议上,组织者给刘和平准备了一份讲话稿。然而,刘和平并没有按照秘书撰写的稿子念,而是随机念了几句,期间多次念错了一些并不生僻的字。更让人惊讶的是,他念的那些话基本上都是大话空话,让人感觉他对教育工作非常陌生。
这一情况引起了当时在场的一位副处级干部段金星的注意。段金星后来回忆说:"他的秘书是当时柳州的笔杆子,人家写的精髓,他居然看不出来。那次起,我对他的能力就有点怀疑。当然,只是放在心里怀疑,人家毕竟是稗荆来的。"
此后的相关会议上,刘和平的表现也都大同小异,这让更多的官员开始对他的能力产生怀疑。然而,由于刘和平总是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稗荆有人的强大背景,并且随身携带一个写满领导名字和电话的电话本,所以大家都不敢轻易得罪他。
1996年5月,刘和平一年的挂职期即将结束。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刘和平竟然想继续留在柳州工作。当时的柳州市委主要领导也对刘和平的"工作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上级能够考虑让他留任。
恰好此时,有一位上面领导来广西视察,路过柳州。市委主要领导在汇报工作时,就顺便提到了刘和平,称赞他政绩突出,在整顿干部作风方面很有作为,希望上级能考虑让他留任。这位领导听了也觉得很惊讶,一个挂职干部能有这么大能量,于是就按程序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