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幕下的逃亡者
2003年4月20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夜晚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雨雾中。一位身着深色外套的中年女子在两名年轻女子和一名男子的陪同下,步履匆匆地走向国际出发通道。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尽管竭力保持镇定,但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出卖了她的真实情绪。这位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时任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的杨秀珠。
"母亲病重,我必须回温州探望。"杨秀珠向单位请假时这样说道。谁也不会想到,这竟是她精心策划的逃亡借口。在那个春寒料峭的夜晚,杨秀珠带着女儿、女婿和外孙女,登上了飞往新加坡的航班,从此踏上了长达13年的逃亡之路。
此时的杨秀珠或许没有意识到,她的这一举动将使她成为中国"百名红通人员"名单上的头号嫌犯,她的名字将在未来的岁月里成为中国反腐败斗争的标志性符号。而在温州,一场震动全国的反腐风暴正悄然拉开帷幕。
二、权力的崛起与蜕变
2。1卑微起点与权力欲望
杨秀珠于1946年出生在浙江温州一个普通家庭,她的童年和青年时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种政治运动中度过的。与许多同时代的人一样,杨秀珠的学历并不高,仅仅是初中毕业。然而,在1989年,当她由温州市规划局副局长升任局长时,一份温州师范学院的毕业证出现在了她的档案中。实际上,杨秀珠只在该学院参加过一段短期培训,从未正式就读过。
当调查人员发现这一学历造假问题并向上级汇报时,却得到了"不用追究"的指示。这一细节或许暗示着,早在杨秀珠仕途初期,就已经有人在为她"保驾护航"。而杨秀珠本人也深谙官场生存之道,她为求升迁,使用了所谓的"三找"手段:上面找个靠山(省、市领导干部)、下面找批铁杆(市、局实权干部)、社会上找批势力,在当地构建起了自己的权力网络。
2。2规划女神的双面人生
19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温州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进入快车道。杨秀珠在这一时期迎来了她仕途的关键转折点——她被任命为温州市副市长,主管城市建设工作。这一职位为她提供了巨大的权力空间和捞取个人利益的机会。
在温州市民眼中,杨秀珠是一位雷厉风行的女市长,她推动了一系列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被一些人称为"规划女神"。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外表下,一个腐败的权力网络正在悄然形成。
杨秀珠在担任温州市规划局局长期间,就开始了"官位批发",先后提拔了不下11名县处级干部。甚至一名普通会计(林素华)也被她提拔到了县处领导岗位。这种任人唯亲的做法为她在官场中建立了稳固的权力基础。
1996年,杨秀珠通过亲戚在美国曼哈顿中城靠近帝国大厦和时代广场的位置购买了一座五层大楼,该楼房市值约500万美元。这一举动似乎预示着,杨秀珠早已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
2。3羊儿路"市长楼"事件
杨秀珠在温州任职期间,曾主导了羊儿路"市长楼"项目。这个项目存在诸多严重问题,包括没有立项、缺乏施工许可证、未进行招投标以及资金来源不正当等。当原建设局干部杜玉生调查此事时,杨秀珠亲自出面干预。
"市领导对你很关心,羊儿路的房子给你一套。"杨秀珠在电话中向杜玉生暗示。然而,杜玉生不为所动,继续追查。但没过多久,他就被调去政协当秘书长,离开了权力核心。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杨秀珠的霸道作风,也揭示了她如何利用手中权力打压异己、谋取私利。
三、东窗事发与仓皇出逃
3。1调查的开始与线索浮现
2002年下半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检察院在侦查温州市大工联合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夏爱华受贿案时,发现了一名专替生产厂家推销代理电力设备的电器商人周道听涉及此案。在查找周道听的过程中,温州电力部门和房地产公司个别领导的异常表现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
顺着这条线索,反贪局检察官们又查出了杨秀珠的弟弟、温州铁路房地产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杨光荣受贿18万元,并涉嫌重大经济犯罪。这一发现成为了整个案件的突破口,拉开了调查杨秀珠的序幕。
2003年2月,温州市检察院侦查发现,当地一经销商曾向杨光荣行贿。同年3月,浙江省检察院反贪局人员带走了杨光荣,并调走了铁路房开公司的所有账册。此时的杨秀珠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腐败行为可能即将败露。
3。2最后的挣扎与逃亡
2003年4月,杨秀珠向省建设厅请假,称母亲病了需要照顾,随后便失去了联系。几天后,有人在美国旧金山的大街上看到了她的身影。这表明,杨秀珠早已精心策划了自己的逃亡计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03年5月13日,浙江省对杨秀珠立案侦查。同年6月14日,一场由浙江省检察院直接介入的"搜网"行动在温州展开,目标是杨秀珠提拔的亲信们。这次被捕对象包括"失踪"一段时间的原温州市规划局会计、后被提升为温州市委"安居工程指挥部副指挥"的林素华,以及早前被捕的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副指挥高云光所涉案的相关人员。
2003年6月23日,浙江省委批准开除杨秀珠党籍,浙江省政府批准撤销杨秀珠行政职务,检察机关发出逮捕令。然而,此时的杨秀珠已经逃至海外,开始了她长达13年的逃亡生涯。
四、漫漫逃亡路
4。1辗转多国的逃亡生涯
杨秀珠出逃后,先后窜逃至中国香港、新加坡、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一过程中,她向法国、荷兰先后提出"避难"申请,但均被驳回。
2014年5月,在即将被荷兰遣返前夕,杨秀珠从荷兰非法移民中心逃跑。此前她一直被荷兰警方以涉嫌非法移民拘捕。随后,她持假护照逃往美国纽约。美方接到中方提出的司法协助请求后,将杨秀珠逮捕并羁押。
2014年12月,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简称JLG)第12次全会上,中美双方将杨秀珠案确定为头号追逃案件。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中美双方共同对杨在美涉嫌犯罪行为进行调查取证。
4。2异国他乡的艰难处境
在荷兰期间,杨秀珠曾因摔倒导致肋骨骨折,但当地医生只给她开了止痛药,敷衍了事。"这一条肋骨断了,家庭医生告诉我,没关系的,吃止痛药。"杨秀珠后来回忆道。
逃到美国后,杨秀珠在美国监狱里患上了白内障。她向监狱申请去医院做白内障手术,却等了一年时间才被送到医院。然而,美国医院却拒绝为她做手术,称"危险太大,我们做不了"。这些经历让杨秀珠深刻体会到了逃亡生活的艰辛和无助。
在荷兰生活期间,杨秀珠因为没有亲戚和朋友,感到非常孤独。她甚至去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家中餐馆打工,为客人端菜倒酒,只是为了能和客人说几句中国话,缓解思乡之情和孤独感。
4。3心理防线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