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8日,杨秀珠的弟弟杨进军被美国警方遣返,这对杨秀珠形成了强大的心理震慑。随着长期牢狱生活的困苦不堪、避难请求的毫无希望以及落叶归根念头的日渐浓厚,杨秀珠的心理防线开始崩溃。
2016年7月11日,杨秀珠向美方请求撤销避难申请,正式提出愿意回国自首,"无条件回国接受法律惩处"。8月,美国移民法庭裁决同意杨秀珠撤销避难申请,并当庭判发遣返令。
五、回国受审与最终判决
5。1回国自首
2016年11月16日,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经中央有关部门和浙江省追逃办密切协作,潜逃海外13年之久的"百名红通人员"头号嫌犯杨秀珠回国投案自首。
当杨秀珠走下飞机舷梯时,这位头发灰白、步履蹒跚的老人在两名女警的押解下,缓缓步下了飞机舷梯。在休息室内等待她的,并不是她的亲朋好友,而是一纸等候了她13年多的逮捕决定书。她用力提了一口气,颤巍巍地在逮捕证上摁下了手印。
"逃亡的日子不好过,总归是回家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杨秀珠已然悔恨交织。这句话道出了她对逃亡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5。2庭审与判决
2017年7月28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百名红通"1号人员杨秀珠贪污、受贿一案。庭审中,检察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杨秀珠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充分发表了意见,杨秀珠进行了最后陈述,当庭表示认罪悔罪。
法院经审理查明:1996年12月至1999年5月,被告人杨秀珠利用担任温州铁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州市市长助理、副市长、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吞公款共计人民币1904。5155万元;为请托单位和个人谋取利益,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735。43万元。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杨秀珠的行为分别构成贪污罪、受贿罪,依法应当数罪并罚。鉴于杨秀珠主动回国投案,如实供述罪行,具有自首情节;认罪、悔罪,积极退缴全部违法所得,具有法定从轻、减轻及酌定从轻处罚情节,依法可以减轻处罚。
2017年10月13日,法院作出判决:对被告人杨秀珠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八十万元;追缴杨秀珠贪污、受贿所得人民币二千六百三十九万九千四百五十五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秀珠当庭表示服从判决,不再上诉。
六、案件背后的数字与反思
6。1惊人的涉案金额
据温州市纪委2004年的通报,杨秀珠已被查清的涉案金额为2。532亿元。截至2017年判决时,已追回金额4240多万元,冻结7000多万元的资金或房产。
当纪检人员翻开账册时,赫然发现一家名为杨某的公司竟为杨秀珠转移赃款2700余万。这些数字揭示了杨秀珠腐败行为的规模和严重性。
杨秀珠一案被定为特大贪污受贿案,在中国涉案外逃的高级官员中处于显目位置,曾引起中国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
6。2追逃追赃的成果
杨秀珠案印证了"海外不是法外,避罪没有天堂"的真理。截至2025年,中国已从120多国追回外逃人员1。2万人,追赃超500亿元。这一成就展示了中国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决心和成果。
杨秀珠作为"百名红通人员"第一人,其主动回国投案自首,对国内外腐败分子都是巨大震慑,对人心是一个巨大鼓舞。她的归案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再顽固的"红通人员",也难以抵抗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的高压态势;再狡猾的"红通人员",也难以逃脱日益紧密的反腐败国际合作网络。
七、权力的腐蚀与人性的挣扎
7。1权力的异化
杨秀珠的堕落轨迹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即便拥有权力和地位,若失去对权力的敬畏,终将坠入深渊。她的"三找"手段(上面找个靠山、下面找批铁杆、社会上找批势力)展示了她如何在官场中构建自己的权力网络。
杨秀珠在温州市规划局任职期间,进行"官位批发",将一名普通会计提拔到县处领导岗位,这种任人唯亲的做法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干部选拔机制。
杨秀珠为求升迁,甚至使用了虚假学历。1989年,杨秀珠由规划局副局长升任局长时,曾有部门调查发现,杨秀珠升任时所用学历为温州师范学院的毕业证,而实际上杨仅在该院参加过一段培训,其学历本是初中毕业。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反映了她对权力的极度渴望。
7。2逃亡中的反思
杨秀珠在逃亡期间经历了诸多磨难。在荷兰,她因为摔倒导致肋骨骨折,却只得到了止痛药的治疗;在美国,她患上了白内障,却无法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这些经历让她开始反思自己的选择。
"在外面这个苦楚,你们在国内的是领受不了的,我们在外面知道的,逃亡的抓紧回来。没有必要了,反正一个事情该认的罪就认。"杨秀珠在回国后这样说道。这些话反映了她对逃亡生活的悔意和对回国接受审判的释然。
7。3人性的复杂面
杨秀珠的案例也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一方面,她是一个腐败的官员,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另一方面,她也是一个在异国他乡孤独无助的老人,渴望回家。
在荷兰期间,杨秀珠因为孤独而去中餐馆打工,只是为了能和客人说几句中国话。这种行为展示了她作为普通人的情感需求和脆弱一面。
杨秀珠最终选择回国接受法律制裁,这一决定源于反腐高压下的心理防线崩溃。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大案要案详情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