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9日晚,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这本该是年轻人狂欢的万圣节之夜,却变成了159个生命的"死亡坡"。在一条长45米、宽仅3。2米的狭窄小巷里,10万人的狂欢最终演变成了一场人间惨剧。当人群如多米诺骨牌般倒下时,现场传来的不是欢快的尖叫,而是绝望的哀嚎。这是韩国自"世越号"沉船事故以来伤亡最惨重的公共安全事件,也是一场本可以避免的"人祸"。
一、狂欢的序曲:死亡坡的前夕
1。1节日的诱惑:疫情后的首个狂欢
2022年10月29日,韩国刚刚解除了户外强制口罩令,这个周末又恰逢万圣节前夕。被称为"新冠病毒一代"的年轻人终于可以将万圣节作为他们的第一个节日来庆祝。梨泰院作为首尔最着名的外国人聚集地,也是年轻人娱乐的天堂,自然成为了万圣节庆祝的首选地点。
当晚,约10万人涌向梨泰院,远超该区域的承载能力。这些年轻人大多是20多岁的大学生和上班族,他们精心打扮,准备在这个夜晚释放疫情期间积累的压抑情绪。据韩国警方统计,当晚梨泰院的人流量是平时的10倍以上。
1。2危险的预警:被忽视的11次报警
然而,早在当晚6点34分,也就是踩踏事故发生前4小时,就已经有人预见到了这场灾难的可能性。第一个报警电话打到了韩国紧急报警系统112:"这里是进入梨泰院主街的路。。。汉密尔顿酒店的胡同里非常不安全,人下不去,一直有人涌上来,感觉会发生踩踏。。。"
随后的几个小时里,警方共接到了11次报警电话,其中9次明确提到了"踩踏"风险。这些报警电话的时间分别是:下午6:34、晚上8:09、8:33、8:53、9:00、9:02、9:07、9:10、9:51、10:00和10:11。报警者们焦急地描述着现场的危险状况:"人太多了,担心发生踩踏事故"、"人们在大街上跌倒,已经失控了危险"、"人太多了,快要被压死了"。
然而,警方的反应却令人失望。据韩国警察厅11月1日公布的信息,在这11次报警中,警方仅出动了4次,其余均以"现场已有警员出动"搪塞过去。更令人震惊的是,即使是这4次出动,警方也只是将现场人群简单疏散,并未采取任何有效的预防措施。
1。3隐患的积累:狭窄巷道与监管缺失
梨泰院踩踏事故的发生地点是汉密尔顿酒店旁的一条狭窄小巷,这条巷子从梨泰院洞的世界美食街一直延伸到梨泰院地铁站1号出口。巷子长约45米,宽仅3。2米,坡度约为10度。事故发生的核心区域是其中长约5。7米的一段,面积仅约18平方米,而在这个狭小空间内,当时竟挤了300多人。
从地形上看,这段巷子是一个下坡路,一旦有人跌倒,后面的人群很难及时停下。巷子两侧是汉密尔顿酒店的后墙和酒吧、商店,没有其他出口,形成了一个"死亡陷阱"。当人群从地铁站涌出,与从主街出来的人以及排队进夜店的人混在一起时,狭窄的空间很快就被填满。
更重要的是,警方和地方政府在事前未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据调查,事发当天梨泰院区域仅部署了137名警察,且多数警力用于禁毒而非人群管控。尽管警方预料到会有大量人群聚集,但没有制定针对无主办方活动的安全管理方案。
二、死亡的时刻:当狂欢变成噩梦
2。1流体化现象:人群开始失控
晚上9点左右,梨泰院的人群已经达到了危险程度。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狭窄的巷子,出现了"人群流体化"现象——身处其中的人难以自主移动,只能随着人流的涌动而被动前进。
据一位幸存者回忆:"本来很正常地走着,突然来了很多人。前面的人往后挤,后面的人往前挤,我们被夹在中间。我已经快无法呼吸,双脚已经快离地了。"另一位目击者描述:"人群开始像水一样流动,你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
晚上10点左右,巷子内的人流密度已经达到每平方米7。72至8。39人,远超安全阈值。五分钟后,密度增加到每平方米8。06至9。40人。到晚上10点25分,更是达到了每平方米9。07到10。74人。专家指出,当人群密度达到每平方米4人时,就已经很难移动;超过6人时,就会有因挤压导致呼吸困难的危险;而超过8人时,几乎可以肯定会发生严重的挤压事故。
2。2致命的连锁反应:如多米诺骨牌般倒下
晚上10点15分左右,灾难终于发生。据现场目击者称,不知从何时起,在坡路上方有推力,下坡方向的人群开始被推倒。前面的人跌倒后,后面的人也随着倒下,形成了"连续摔倒"的连锁反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位澳大利亚幸存者内森回忆道:"有个路过哈密尔顿酒店旁小巷的人跌倒,尾随者依次倾倒,仿佛叠罗汉。"另一位20多岁的金某腿部受伤,他告诉记者:"晚上10点30分左右人群开始拥挤推搡,10点40分走在前面的人开始像多米诺一般倒下,堆叠了五六层人。"
在这18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内,300多人互相挤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体堆"。人们无法呼吸,无法移动,甚至无法呼救。一位被困在人群中的幸存者描述:"感觉像是几百斤的石头压着自己,双脚腾空,腿已经麻木手指动弹不得,我伸着脖子呼吸。"
2。3求救与救援:在绝望中等待
当踩踏发生时,巷子里传出了此起彼伏的尖叫声和呼救声。消防部门在22时15分左右首次接到报警,称梨泰院站一条小巷里有人被困,需要救援。然而,由于现场过于拥挤,救援人员难以接近事故核心区域。
消防部门于22时43分发布了应对第一阶段命令,23时13分发布了应对第二阶段命令,23时50分发布应对第三阶段命令。这意味着,直到事故发生近一个半小时后,消防部门才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消防员赶到现场后发现,有50多人出现心脏骤停的情况,81人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他们立即对昏厥人员实施了心肺复苏术等应急措施,并将伤者送往医院。然而,由于现场过于拥挤,救护车难以接近,许多伤者不得不在路边接受急救。
更令人心寒的是,据韩国《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救护车的红色警示灯下,一些旁观者仍在跳舞,旁边则是那些在生死之间挣扎的伤者。此外,还有俱乐部继续播放流行音乐,仿佛这不是一场灾难现场,而是另一个派对场所。
三、死亡名单:159个消逝的生命
3。1伤亡统计:数字背后的悲剧
截至2022年10月31日上午6时,梨泰院踩踏事故已造成154人死亡、150多人受伤。随后,一名在事故中受伤的人员于2023年1月自杀身亡,被韩国行政安全部列为第159名遇难者。
在这些遇难者中,有98名女性,61名男性,女性占比高达61。6%。韩国安全专家协会会长李松圭分析称,以一人体重50公斤计算,如果有100个人,受困者至少承受5吨的重量,身材娇小纤瘦的女性被挤压后尤其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