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乙醛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甲基汞被证实。1968年9月,日本政府对两起水俣病疫情发表集体看法,指出熊本县的病因是Chisso水俣工厂排放的甲基汞,新泻县的病因是昭和电工的金野工厂排放的废水。
然而,这一迟来的承认已经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在这12年间,日本窒素公司继续向大海排入120吨毒水,导致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受害者数量持续增加。
三、无声杀手:甲基汞的致命影响
3。1甲基汞的毒性机制
水俣病的真正元凶是甲基汞,这是一种由无机汞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而成的有机汞化合物。日本窒素公司在生产乙醛的过程中使用汞作为催化剂,这些汞被排放到水俣湾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甲基汞。
甲基汞具有极强的脂溶性,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生物体内,并在食物链中富集。当鱼类和贝类摄入甲基汞后,其浓度会在体内不断积累。研究表明,甲基汞在生物体内的浓度可以达到周围水体的数万倍。
人类食用这些受污染的海鲜后,甲基汞会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液,并迅速分布到全身,尤其是神经系统。甲基汞特别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对大脑和胎儿造成严重损害。
3。2成人水俣病的临床表现
水俣病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和接触剂量而异,但通常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急性水俣病患者通常表现出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包括:
?感觉障碍:尤其是肢体远端和嘴唇周围的麻木、刺痛感("手套-袜子样分布")
?小脑性共济失调:表现为步态不稳、动作不协调、轮替运动障碍等
?构音障碍:说话含糊不清、语速缓慢
?视野缩小:双侧对称性的同心性视野缩小,是水俣病的典型特征之一
?听力障碍:通常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
?精神症状:包括意志丧失冷漠、过度的人际敏感、异常的固执和抑制丧失等
慢性水俣病患者的症状相对较轻,但同样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即使在停止暴露于甲基汞30多年后,患者仍然抱怨肢体远端和嘴唇周围的感觉异常。研究表明,这些持续的体感障碍不是由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而是由体感皮层的弥漫性损伤所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3先天性水俣病:最无辜的受害者
最令人痛心的是先天性水俣病患者,他们在母亲子宫内就受到了甲基汞的侵害。1950年代初,熊本大学的医生在成人水俣病病例出现的社区中注意到大量"脑瘫"病例。这些病例最初被认为是独立的疾病,但后来证实与水俣病密切相关。
先天性水俣病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截然不同,主要表现为非局灶性脑部症状:
?智力低下:所有患者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吸吮反射等长期不消失
?小脑共济失调:导致步态不稳、动作不协调
?构音障碍:说话困难,发音不清
?身体发育和营养障碍:生长发育明显滞后
?肢体畸形:部分患者出现手指畸形等问题
?运动过度:表现为不自主的、无目的的动作增多
研究发现,先天性水俣病患者的母亲通常只有轻微的症状或根本没有症状,这是因为胎儿对甲基汞的敏感性远高于成人。即使母亲体内的汞含量不足以引起明显症状,也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损害。
3。4长期影响:一个持续终身的折磨
水俣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即时的痛苦,还造成了长期的健康问题。研究表明,即使在停止接触甲基汞多年后,患者的症状仍可能继续恶化。
慢性水俣病患者通常表现出三种进展模式:
1。逐渐进展型:症状在数年内缓慢但持续地恶化
2。延迟发作型:在停止接触后一段时间才开始出现症状
3。随年龄或其他因素加剧型:随着年龄增长或其他疾病的出现,原有症状加重
患者除了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多种其他健康问题,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肝病、胃病、免疫功能障碍和甲状腺疾病等。这些并发症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医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