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黛安·亚历山大:唯一的幸存者
2002年7月9日,连环杀手的杀戮链条出现了一个意外的转折。这一天,住在布里厄桥的黛安·亚历山大(DianneAlexander)成为了连环杀手的目标,但她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成为了李唯一的幸存者。
当天,一名非裔美国男子敲响了亚历山大的家门,请求借用电话。当亚历山大打开门时,这名男子立即改变了态度,强行闯入屋内。他殴打亚历山大,试图强奸她,并试图用电话线勒死她。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亚历山大的儿子放学回家,发现母亲躺在血泊中。凶手听到动静后,从后门仓皇逃走。
亚历山大被紧急送往医院,她的伤势极其严重,眼睛被打得肿胀得完全睁不开。但在昏迷五天后,她恢复了意识,并向警方提供了关键的描述。根据她的描述,警方绘制出了凶手的画像,并确定他驾驶一辆金色的1997年款三菱Mirage汽车。
3。5帕梅拉·基纳莫尔:被绑架的母亲
2002年7月12日,44岁的帕梅拉·基纳莫尔(PamelaKinamore)成为了下一个受害者。基纳莫尔是一位母亲、妻子,同时也是德纳姆泉一家名为"舒适与欢乐"的古董店老板。她的丈夫拜伦·基纳莫尔在晚上11点左右下班回家时,发现家门口有一摊明显的血迹,而妻子却不见了踪影。
警方赶到现场后发现,基纳莫尔家没有强行闯入的迹象,这表明凶手可能是通过欺骗手段进入屋内的。房间里有明显的打斗痕迹,家具被打翻,卧室地毯上有血迹。基纳莫尔的钱包和手机也不见了,这与之前的案件特征一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天后,也就是7月15日,一个勘测小组在10号州际公路威士忌湾出口附近发现了基纳莫尔的尸体。她的尸体被藏在距离巴吞鲁日约20英里的灌木丛中。尸检报告显示,基纳莫尔遭受了殴打、强奸,喉咙被割开。DNA检测证实,杀害她的凶手与之前几起案件的凶手是同一人。
3。6特里妮莎·德内·科隆:第一位黑人受害者
2002年11月21日,连环杀手将目标转向了不同种族的受害者。23岁的特里妮莎·德内·科隆(TrineishaDeneColomb)在拉斐特的家中失踪。科隆是一名陆军士兵,计划退伍后加入海军陆战队。她当时正在为母亲的去世而悲伤,经常去母亲的墓地祭拜。
科隆失踪后,她的车和钱包在格兰科托的一个墓地附近被发现,那里正是她母亲七个月前下葬的地方。11月24日,一名猎人在斯科特附近的树林里发现了她的尸体。尸检报告显示,科隆死于头部的钝器创伤,她的尸体也显示出遭受性侵犯的迹象。
科隆是连环杀手的第一位黑人受害者,也是第一个在巴吞鲁日地区以外被杀害的受害者。DNA检测再次确认,杀害她的凶手与之前案件的凶手是同一人。这一发现让警方意识到,这个连环杀手的活动范围可能比他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3。7卡丽·林恩·约德:最后的受害者
2003年3月3日,26岁的卡丽·林恩·约德(CarrieLynnYoder)成为了连环杀手的最后一名受害者。约德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的博士生,来自佛罗里达州。她在晚上6点到12点之间从她的公寓被绑架,她的男友最后一次与她联系是在她去附近杂货店之前。
10天后,也就是3月13日,约德的尸体在威士忌湾被发现,地点与基纳莫尔的尸体发现地很近。警方认为她的尸体是被从附近的桥上扔下去的。尸检报告显示,约德遭受了殴打、强奸,并被勒死。
约德的背景令人印象深刻。她1997年从佛罗里达大学获得植物学学士学位,之后又在中佛罗里达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0年秋季,她带着硕士学位来到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的父母大卫和琳达·约德后来在2004年设立了卡丽·林恩·约德纪念奖学金,以纪念他们的女儿。
四、迷雾重重:调查的曲折历程
4。1错误的嫌疑人画像
在连环谋杀案的调查初期,警方和FBI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们根据错误的证据和目击者描述,将嫌疑人描绘成一名白人男性。这个错误的判断源于几个因素:首先,最初的一些目击者声称看到一名白人男子驾驶白色皮卡;其次,FBI的犯罪侧写师根据受害者的特征,推测凶手可能是一名年龄在25至35岁之间的白人男性。
这个错误的画像导致了调查方向的根本性偏差。警方在巴吞鲁日地区对数千名白人男性进行了DNA测试,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据统计,警方至少对1200名男性进行了DNA采样,但始终没有找到匹配的结果。这种大规模的排查不仅效率低下,还引起了当地白人群体的不满和恐慌。
4。2DNA技术的突破
面对调查的困境,警方决定尝试一种新的技术。他们联系了当时一家名为DNAPrintGenomics的公司,这家公司专门从事基于DNA的祖先分析。2003年初,警方允许该公司对犯罪现场留下的DNA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获得更多关于嫌疑人的信息。
分析结果令人震惊:DNA显示嫌疑人是85%非洲血统,这意味着凶手很可能是一名非裔美国人。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整个调查的方向。警方立即调整了搜索策略,开始将重点转向非裔男性嫌疑人。
4。3关键证人的出现
黛安·亚历山大的幸存成为了案件调查的重要转折点。她不仅提供了凶手的体貌特征描述,还详细说明了凶手是如何进入她家中的。亚历山大告诉警方,凶手自称名叫"安东尼",穿着得体,看起来很有礼貌。他先是请求借用电话,当她打开门递给他时,他立即变得暴力起来。
更重要的是,亚历山大的儿子也看到了凶手,并提供了关于凶手所驾驶车辆的信息——一辆金色的1997年款三菱Mirage。这些信息被综合起来,绘制出了新的嫌疑人画像,并在当地媒体上广泛传播。
4。4李的浮出水面
就在警方调整调查方向后不久,一个关键的线索出现了。扎卡里市警察局的侦探们在看到新的嫌疑人画像后,立即认出了画中人——他就是德里克·托德·李。李在扎卡里市有着长期的犯罪记录,包括多次因偷窥、非法侵入和跟踪被逮捕。
更重要的是,扎卡里警方在几年前调查梅布鲁尔失踪案时,就已经将李列为嫌疑人,并保存了他的DNA样本。他们立即通知了巴吞鲁日警方,提供了李的相关信息。2003年5月5日,警方从李身上采集了新的DNA样本,并与犯罪现场的DNA进行比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4。5凶手的逃亡
当李得知警方采集了他的DNA样本后,意识到自己的罪行可能已经暴露。他立即采取了行动:5月10日,他让妻子杰奎琳将两个孩子从学校接走,声称他们要搬到洛杉矶。随后,一家人迅速收拾行李,抛弃了他们位于圣弗朗西斯维尔市61号美国公路4273号的棕砖牧场式房屋。
李一家先是逃到了芝加哥,然后又前往亚特兰大。在逃亡过程中,李在建筑工地找了份工作,试图隐姓埋名。然而,警方通过手机记录和目击者证词,很快锁定了他的位置。5月27日,在经过五天的追捕后,亚特兰大警方与FBI联合特遣队在一家汽车旅馆中将李抓获。值得注意的是,李在被捕时没有反抗,表现得相当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