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文学

海岸线文学>清妖无弹窗笔趣阁 > 第61章 赵有禄赖在京里干什么(第1页)

第61章 赵有禄赖在京里干什么(第1页)

“老乡”,是个恰如其当的称呼,都是一个旗的嘛。

也可以理解为赵副都统乡音未改,毕竟江淮那片管同村同镇的都叫“老乡”,搁江西那边则叫“老表”。

同旗,本质上跟同村同乡没有任何区别。

所以,“老乡”是赵副都统真情流露的一种表现。

当然,太平佐领对“老乡”这个称呼比较陌生,毕竟作为正宗京爷,长这么大太佐领都没出过皇城根,对外地风俗不了解正常。

见太佐领一时半会没领悟“老乡”的真谛,赵安便改了说辞,一脸欣赏的看着对方:“你能有如此深刻的觉悟不仅是本副都统之幸,更是我镶黄旗之幸,和中堂要是知道肯定也很欣慰。”

语气恳切,仿佛眼前站着的不是被他刁难了九次的属下,而是失散多年刚刚重逢的挚友亲朋。

“。你已经深刻认识到问题的根本,问题的根本是什么呐,就是你之前的思想包袱太重现在好了,你终于是把这思想包袱彻底卸下来,踩碎咯,扔进护城河里去喽,如此一来,你不进步谁进步?”

一边说着人太佐领听着云里雾里的话,一边取过一张崭新宣纸,也不看太佐领那份粗陋不堪的底稿,赵安便直接笔走龙蛇起来。

时而引经据典,时而痛心疾首,时而感恩戴德,将一份原本干巴巴的悔过书硬是写成了字字泣血、反思鞭辟入里、对皇恩浩荡感激涕零、对未来旗务充满无限干劲的模范文。

“按这个,重新誊抄一遍。”

赵安将墨迹未干的模范文递给目瞪口呆,或者说浑浑噩噩的太佐领。

没有任何铺垫,没有任何虚伪的客套,直接做事。

他等这一天,或者说等这一个人,已经等的嗓子都冒烟了。

“嗻!”

尽管不太明白赵副都统的意思,太佐领还是赶紧誊抄起来,写的相当小心,生怕写错一个字。

赵安不过写了一柱香,太佐领却是足足誊抄了两柱香。

效率不高,态度却是端正的。

看过太佐领的誊抄版,赵安很是满意点头,之后笑着拍了拍人太佐领的肩膀:“回去等消息。”

“啊?”

太佐领依旧不明白的样子,只觉赵副都统无论眼神还是笑容都高深莫测。

直觉告诉他,幸福将要敲他家门了。

赵安不方便跟太平解释太多,只将对方的誊抄版连同那三千两银票小心翼翼封入锦盒中,唤来在印房帮忙的杨小栓,让他持自己腰牌将东西马上送到军机处交和中堂“签收”。

并交待小栓一句:“告诉中堂大人,这就是马骨。”

马骨什么意思,和中堂门清。

看过佐领太平的深刻检讨书后,中堂大人会心一笑,继而把东西往袖中一揣便进宫了。

养心殿东暖阁内,檀香袅袅,只这香味中始终有股淡淡的老人味。

老太爷的身子骨就跟江南的黄梅天似的,时而瞧着云开日出,转瞬又能阴雨连绵。

和珅来时老太爷正在塌上打盹,脸上的老年斑愈发明显,呼吸声也比往常粗重许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