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一听,眼睛顿时亮了。
她与吴铁生成亲多年,只生了两个女儿,一直盼着能有个儿子。
“真的?”袁氏激动地问,“那秘方……贵不贵?”
韦氏故作神秘:“本来是不外传的,但看在咱们是一家人的份上,我帮你去说说情。不过,人家可能要收点辛苦费。”
她瞥了眼袁氏鼓囊囊的钱袋:“大概五百文就够了。”
袁氏犹豫了,攥紧了手中的钱袋。五百文,这可是他们两口子辛苦大半个月的工钱。
“我……我得跟铁生商量商量。”袁氏小声说。
韦氏急了:“这种好事还商量什么?万一被别人抢先了怎么办?”
“什么好事啊?”张金花不知何时站在她们身后,冷着脸问。
韦氏吓了一跳,支支吾吾地说:“没……没什么……”
张金花冷哼一声:“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袁氏,把钱收好,别听人瞎忽悠!”
韦氏被戳穿了心思,恼羞成怒:“娘,我这也是为了二房好!袁氏一直没儿子,我替她着急啊!”
“用不着你瞎着急!”张金花毫不客气,“有那闲工夫,不如多干点正经活!再让我看见你忽悠自家人的钱,看我不告诉你爹,让他好好管教管教你!”
韦氏吓得不敢再说话,灰溜溜地走了。
袁氏感激地看着婆婆:“娘,谢谢您。”
张金花拍拍她的肩:“挣点钱不容易,收好了。生儿生女都是命,强求不来。”
袁氏重重地点头,把钱袋捂得更紧了。
她虽然老实,但也知道这钱是她们二房起早贪黑挣来的,说什么也不能轻易让人骗了去。
……
外头锣鼓声“咚咚锵咚咚锵”的由远及近,越来越响。
院子里正晾衣服的黎巧巧吓了一跳。
她手里还拎着件湿漉漉的衣裳,水珠滴滴答答落进盆里,扭头就朝屋里喊:“娘,外头啥动静啊?”
张金花在灶房里揉面,两手还沾着白面疙瘩,匆匆走出来侧耳一听,那锣鼓声分明是朝着自家方向来的。
“这时候哪来的锣鼓队?”她嘀咕着,心里却莫名跳得快了几分。
没等她想明白,只见两个穿着官服的人敲着锣打着鼓,后头还跟着几个看热闹的村民,浩浩荡荡停在了老吴家门口。
为首的那个官差手里捧着个红封,声音洪亮地喊道:“万福村吴铁牛家可是在这里?”
张金花一时没反应过来,还是黎巧巧机灵,连忙小跑着迎上去:“在呢在呢!官爷找的是吴铁牛家吗?”
那官差展开红封,朗声念道:“捷报!贵府吴铁牛吴相公高中童生试案首,特来报喜!”
张金花手里的面疙瘩“啪嗒”掉在地上,整个人像被雷劈中似的僵在那里,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黎巧巧见状赶紧上前扶住她:“娘!娘您没事吧?”
“我、我这不是在做梦吧?”张金花扶着额头,身子晃了晃,差点没站稳。
黎巧巧连忙撑住她,在她耳边轻声道:“娘,这哪是做梦?您瞧官差大哥还在这儿呢,快醒醒神!”
张金花猛地掐了自己大腿一把,疼得“哎哟”一声,这才确信不是做梦。
她一把抓住黎巧巧的手,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案首?第一名?我家铁牛中了案首?”
那报喜的官差笑道:“老夫人没听错,正是案首!吴相公的答卷深得学政大人赏识,特地提前一日放榜,命我等快马加鞭来报喜呢!”
张金花这会儿总算缓过劲来,脸上顿时笑开了花,拍着黎巧巧的手连声道:“好!好!我就知道我儿有出息!”
就在这时,外头一阵喧哗,只见吴多福满头大汗地跑进院子。
裤腿上还沾着泥巴,一看就是刚从田里赶回来。
他上气不接下气地问道:“怎么回事?外头都说咱家铁牛中了?”
原来吴多福正在村头跟人闲聊,听见锣鼓声往自家方向去,又听几个半大孩子嚷嚷着“吴铁牛中了”,他将信将疑,一路小跑回来,差点在田埂上摔了一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