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和飞思卡尔这两家集团的核心芯片和车载传感器供应商,也会发动自己的媒体资源。
欧洲媒体的响应同样迅速,只是字里行间藏着鲜明的偏见与地缘算计。
《欧洲汽车新闻》的记者马克第一时间发来采访提纲,开篇就带着质疑:“华腾工业集团作为中国车企,长期依赖欧美技术授权,其在叙利亚的产品是否存在‘技术模仿’问题?此次送测德国技术监督协会,是否是为了掩盖自身研发能力的不足?”
只是在提纲末尾,他又补充了一句:“比之下,俄罗斯伏尔加汽车的技术停滞更令人担忧——gaz-3110的发动机设计仍沿用苏联70年代的发动机技术方案,从未进行过系统性升级。”
德国《汽车周刊》的编辑更是直接在邮件里直言:“我们必须承认,中国汽车工业仍处于‘学习和追赶阶段’,华腾工业集团的在车身轻量化技术上与德国车企存在差距。
但至少,中国车企愿意遵循欧美制定的检测标准,主动送测德国技术监督协会;而俄罗斯车企只会躲在本国政府的羽翼下,用伪造报告打压对手——这种野蛮做法,比技术落后更让人不齿。”
刘建峰一眼就看穿了欧洲媒体的心思:他们看不起中国汽车工业的“后发身份”,却更警惕俄罗斯的“强权扩张”——在中东地缘博弈中,欧洲更愿看到“遵守规则的华夏”而非“破坏规则的野蛮斯拉夫人”占据上风。
但现在不是和欧洲人纠结、扯皮的时候,只要他们愿意报道这件事、这次的直播测试,就算是取得了成功——
不管怎么说,当如此之多的媒体都被发动起来、报道这件事之后,这次的事情,就已经成饿了一场全球热点事件。
………………………………
当天晚上,刘建峰将整件事的详细进展以及媒体邀约情况汇总,给张起航发了封详细的汇报邮件。
半小时后,张起航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里满是肯定:“建峰,你做的很好,大家也都做的很好,我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了。
你记住,媒体战是先手,只有让伏尔加汽车在国际舆论上丢了脸,他们才不敢轻易对叙利亚下死手。”
“我记住了,请您放心,我们绝对不会给对手翻盘的机会,”刘建峰小心的请示道:“张总,关于明天的检测车抽选活动,您有什么指示?”
“指示谈不上,只是需要记住2点就行,”电话这头的在张起航摆摆手:“第一点,在明天一开始的媒体采访和提问环节,那些欧美媒体肯定少不了一些带有有色眼镜和偏见的问题,这个时候,你们就要用他们的偏见打他们的脸。
他们认‘欧美技术体系’,我们就亮合作证据;他们反感俄罗斯的‘野蛮’,我们就摆伏尔加的质量问题——让他们自己得出‘中国比俄罗斯强’的结论,比我们自说自话有效得多。”
“是,”刘建峰急忙应道:“张总,我记住了。”
“第二点,全程录像,不要给任何人挑刺的机会——你们不但要防备着老毛子可能在其中做手脚,也要放着那些欧洲、美国的媒体做手脚,千万不要觉得他们是我们邀请来的,就一定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千万不要高估了他们的道德水平,很多时候,他们压根就没有什么道德可言,就算是有那么一点,十有八九也被他们拿去换钱了。”
刘建峰心头一颤!
如果不是张总的叮嘱,他还真的忽略了这一点。